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是用来“享用”的
陈甬沪
  陈甬沪

  9月15日上午,对复旦二附中的戴佳峄同学来说,兴奋而难忘。他发明设计的“双重空气过滤净化器灯”,被市教委推荐在全国“双创周”主会场的长阳谷展出。作为可以转化为产品的成果,自然受到热捧。

  一个12岁的中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众人眼里可能是天方夜谭,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则成现实。它印证了这样的名言:所有伟大的想法,源于细致的观察。

  小戴的创新从讨厌空气净化器“碍事”起步。为消除家装后的异味,他父母买来空气净化器。拖着一根电线的净化器让小戴在房间里“行动”碍手碍脚,十分不爽。躺在床上的他看着天花板,突发奇想:挂在天花板上怎样?浴霸不就是吸附在屋顶上的?

  小戴的想法得到父母和专家的支持、学校胡金毅老师的肯定。他把空气净化器拆了装、装了拆,几经周折,弄懂了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最终确定了既能净化空气又具有照明功能的设计方案,被学校推荐参加上海市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今天又让“双创周”有了中学生创新成果的展出。

  创新的实质,让人享用,才显真章。晶彩人生(上海)度假酒店创业者小蔡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共享”内容的创新者,他针对 “楼堂馆所”难以为继的现实,在员工中征集创意来创新,推出了聚会型酒店模式,颠覆传统的“卖吃卖睡”概念,创立“卖创意”“卖创新”模式,比如,策划部接营销部订单后立即对接相关信息等,通过文案制作,让参与者感受今次聚会的价值与魅力。

  假如参与者是教书育人的师者,那么可展现出他们人生的点滴往事,甚至丰功伟绩,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诞生过程中,或许蕴含着师者的学术理论、讲课启迪、弟子贡献等信息。这种服务内容的创新,形式或许会被复制,但难以超越。因为当创新成为员工的共同语言,那么核心竞争力还能不能持久?

  创新冲着生活去,有时就很简单。近日,在欧洲所见所闻,感受颇深,一些创新就是瞄准实在、管用、便利而为,提升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比如单手开瓶器的创新,大大方便喜好啤酒的饮用者;又比如可挂茶包的茶杯推出,卫生而方便;再比如洗菜盆可脱卸底盘等家庭用具的问世很实用;特别令人叫绝的是抽水马桶的“智能”化,一具普通的坐便器,冲水开关(就是普通的按钮板,不通电,也不用任何电器元件),冲小便的数个三五秒后再按一下,水就关了;冲大便的,数个六八秒后,也就完事了。可这一创新成果对水资源与家庭用水的节约显然是双赢的。

  韧劲与执著,创新才有意义。

  前日出席杨浦区大学生创业实习营的结营仪式,创新项目扑面而来。比如,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小范,设计了一款介于手杖与轮椅之间的助行器,设计的初心是方便老人行走,暑假实习营后,又延伸为助力老人爬梯的创新研究。诚然,设计与产品的成熟,还有相当一段路程。带班老师朱妍玮说得好,创新难度越大,越能彰显创新的价值。

  创新,是一件很深奥很艰难的事情,这是常识。但创新也不是高不可攀。有志者的努力,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表达源于实际的创新最珍贵,因为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包括你、我、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家装之窗
创新是用来“享用”的
人心终究能换回人心
人性的阴面
弄堂口的烟纸店
大连海滨晚霞 (摄影)
金堂三学寺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创新是用来“享用”的 2017-09-22 2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