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收费
9月8日,市民宋小姐叫了滴滴代驾。车子到达目的地后,平台上车资显示为105元,且系统自动从关联账户扣款105元。“但是司机死活还要再问我拿105元现金。”宋小姐万般不解,无奈之下,还是又给了司机一笔现金。宋小姐说,这种情况她已不是第一次遭遇,上次家人叫滴滴代驾时,同样是现金支付给司机,平台上又自动扣款,重复收费两次。
更令宋小姐感到气愤的是,投诉后,滴滴方面曾联系她处理退款,她也提供了相关账号。但时隔多日,一直未收到退款。“我提供账号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着实让她十分郁闷。
记者与滴滴方面取得联系。为何会出现重复收费?滴滴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解释,是由于当天代驾宋师傅在收款环节误点击了“线上支付”,而他当时并未发现,待宋小姐离开后才发现免密支付成功。“发现手误后,宋师傅当即致电平台客服,申请为用户退款。”那宋小姐的退款现在有着落了吗?据了解,目前平台已经成功打款到宋小姐的账户中。“第一次打款被驳回,是因用户未提供相应的支付宝登录账户,工作人员也没有及时跟进。”而直到宋小姐第二次反映,平台才通过正确的支付宝账户打款成功。滴滴方面也向本报表示,将继续优化相关环节。
盗用信息
市民石先生发现自己的沪牌车信息已在滴滴平台上注册,“真是奇怪,我压根没有注册当司机啊。”之后,他多次向滴滴方面提出信息被盗用的问题,无奈等来的回复总是“正在处理中”。过了大半年,今年7月,石先生的车辆信息仍被盗用,他再次向平台反映,并提交了相关车辆信息,还是没人帮他解决。“走投无路”下,9月初,石先生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该问题,希望有关部门督促滴滴公司尽快解决。他又提交了一遍车辆信息发送给平台核实,终于在上周,他的信息取消注册了。
恶意报复
市民曹先生在9月16日晚10时半叫了一辆滴滴代驾,起点为共和新路上的某家饭店。上车后,曹先生提议走路面更方便,但司机坚决要走高架,两人争执不下。曹先生说,司机开了1公里多后,把车重新开回了共和新路,“直接停在了大马路上,车子都没熄火,他甩车门准备走了。”接着,这位司机又做出了一个举动,令曹先生火冒三丈。司机当着曹先生的面拨打了110,举报其酒驾,并在电话中报出了曹先生的车牌号等信息。“我是喝了酒,但是没有酒驾啊!”当曹先生叫上第二辆代驾车时,马上遭遇到被交警拦下,让他做了酒精测试。“后来我和交警解释了很久很久,总算没事了。”
这次乘车体验让曹先生感到忍无可忍。经过反映,滴滴方面只称“会对司机加强考核和管理”,却不见对这名司机有任何处罚措施。
故意绕路
市民刘先生反映,9月14日早上7时50分,他在中春路某酒店门口,使用滴滴叫了一辆出租车。上车时他发现,平台上所显示的车牌号和实际车牌号不符。刘先生表示疑惑,司机答道:“那是我之前注册的一辆车,现在换了一辆。”
行程中,车子越开越偏,司机又作解释:“我走了不堵车的路线。”最终,明明只有30公里的路程却耗费了1小时10分钟,收费高达241元,是正常车费的两倍之多。
付账下车后,刘先生立即投诉至滴滴客服,对方也表示,根据线路显示,判断该出租车有绕路嫌疑,愿意提供证据。不过,客服回复刘先生“滴滴只是个叫车平台,不能解决事情”,建议他向其他渠道投诉。
本报记者 夏韵 实习生 施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