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当“懒惰”成为生产力
薛世君
  薛世君

  最近读到一本名为《懒惰》的书,美国作家温迪·瓦瑟斯坦串烧了一些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精神状态,梳理了一种惰性满满的慵懒生活,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戏谑、调侃的语气,读起来妙趣横生,也让人对懒惰有了别样的看法,不像好莱坞影片《七宗罪》里,直接把“懒惰”视为一种罪行。

  刚好前两天的新闻里说,有一些高校的新生,为了应付军训内务检查,在网购平台上抢购一种用密度板制作的“叠被神器”,据说只需60秒钟就能把被子叠成“豆腐块”。这种带有“作弊”嫌疑的做法,自然引发了很多争议,不过我觉得,商家们瞄准人们“懒省事”的需求,挖空心思、无孔不入的服务创新,更值得说道说道。

  当下的生活,似乎的确是懒人的时代。渴了饿了,可以在APP上订外卖;爱车需要清洗,打个电话便有专人上门服务;不想扫地,有“扫地机器人”呢,美容、洗衣、烧菜、衣橱整理之类,都可以“上门”了,自动榨汁机、多功能切菜器、电热饭盒之类的“懒人用品”,也是应有尽有。简直就是没有“懒”不到,只有想不到,“懒人经济”和社区电商越来越火爆了。

  有人看不惯这种懒劲,便化用元代文学家马致远的名句揶揄——“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上一趴。”日本知名管理学者大前研一也在《低智商社会》一书里忧心忡忡地指出,“懒人群体”间接导致日本陷入“低智商社会”。

  其实,怎么看待“懒人经济”,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单从人的道德角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怎么着都算不上体面。但是如果站在市场和投资者的角度,“懒人”的世界可是一片辽阔无垠的蓝海市场。艾瑞、易观等市场研究机构纷纷预测,2017年单单是外卖O2O市场,就会超过400亿元,2018年中国整个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0亿元。有人甚至预测,“懒人经济”将催生下一个互联网巨头。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个人自由时间也就越来越珍贵,那么,如何高效利用闲暇时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其实如今的“懒人”更多希望提高时间利用效率,花更少时间干更多事,或者是认为精力应该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就像作家范托尼说的那样,“懒人的最高境界,是以智慧与发达的资讯去寻求事半功倍的捷径”。

  有人甚至说,“懒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偷懒的历史。真正的“懒”,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别人要用10个小时完成的事用10分钟就完成,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去:他们为了不去走路而驯养马匹;他们嫌马吃草料而发明了自行车;他们嫌马车拉的少而发明了汽车;他们嫌陆地交通太慢而发明了飞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意一种说法:如果“必要”是发明之母,那么“懒惰”可能就是它的父亲。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约翰·阿塔那索夫教授,就曾经大大咧咧地宣称:我太懒了,不喜欢运算,所以就发明了电脑。

  “懒惰”只有以正能量形态呈现,才是可取的。它不应该是生无可恋式的颓废,而应是寻找“见缝插针”的契机,说到底是解放生产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文化体育设施新风景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30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A31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32版:专版
别让旅游消费陷阱抹黑美景
“熊”标签
智慧停车,让城市更从容
不要再天然认为“海归”就该拿高薪
迎国庆
当“懒惰”成为生产力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6当“懒惰”成为生产力 2017-09-28 2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