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点整,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优惠票通道正式开启,作为市区首轮售票的总启动点,艺海剧院门口在7点过后就蜿蜒地排起了长龙,前来购票的观众拿着优惠票单边等候边“切磋”,选择着心仪又具性价比的剧目。
质朴的浅蓝色衬衫,一个简易红色拉杆袋中装着排队用的折叠灯、外套、毛巾等物,自昨晚9:30就“蹲守”艺海剧院门口的王福庆,如愿以偿地排在了艺术节优惠票购买队伍的第一位。他告诉记者,自艺术节推出优惠票以来,他几乎从未错过,整整17年,他可谓是优惠票的“常客”,但这一次,“我这次来不仅为了自己,也是带着许多人的嘱托和期盼”。原来从世博会起就担任志愿者的王福庆,在当年工作中结识了一批热爱艺术却身有残疾或是年岁较高的好友,之后他时常帮着“同好”们一起购票。
同样排在前列的小姜,也如愿买到了心中排名前三的剧目,最让他欣慰的是,他购得了票数极为有限的“隐藏菜单”中的柏林爱乐的演出。
家住奉贤的徐先生连续7年光顾艺术节优惠票,他告诉记者,往年都是特地向单位请假来排队,想着今年退休了本来可以早点来,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老伴前两天动个小手术,现在还在医院里,就没能排在队伍前面。但豁达的徐先生也表示:“虽然买不到最紧俏演出,但好像瑞士贝嘉芭蕾舞团的《魔笛》、荷兰舞蹈剧场1团的《狩猎我心》,也都是大热门。优惠票对我们这种爱看演出的工薪阶层而言,本来就是个‘捡漏’的好机会。买到就是赚到!”
据悉,优惠票今年依然延续了销售点覆盖全市、演出项目全覆盖及销售时间全程覆盖的传统,涵盖了本届艺术节所有参演剧目、以及艺术天空和青年艺术创想周的部分剧场演出项目,同时在票价设置方面也充分向老年观众、在校学生及低收入群体倾斜,希望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院。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