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舞团创始人、现代芭蕾之父莫里斯·贝嘉逝世十周年,根据莫扎特歌剧改编的现代芭蕾舞剧《魔笛》昨晚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舞者自由进入童话、寓言,穿梭于童话与仪式的世界中,踏着音符将莫扎特的奇思妙想延伸到肢体,每一个舞步、每一次旋转,向世人展示恋人之间的神秘谜团。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创始人莫里斯·贝嘉在其60年的编舞生涯中创作了超过400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有着极高的质量,堪称“现代芭蕾之父”。不过在其一生的无数优秀作品中,《魔笛》却是他最喜欢的。
贝嘉在年轻时就萌生了改编《魔笛》的想法,直到人生晚年,在感觉自己的人生阅历、芭蕾知识足够成熟后,才着手改编心爱大师的作品。他倾尽心血为《魔笛》创造了一个奇幻又充满哲理的舞蹈世界。无论是从对柏林爱乐1964年录制版本配乐的选择,还是到编舞处理上将现代芭蕾与音符的融为一体,贝嘉把《魔笛》成功转变成一部叙事芭蕾舞剧。
昨晚上演的《魔笛》延续了35年前该剧诞生时的理念,同时在灯光和服饰上进行更新,使得舞剧本身能在保持风格的同时更加贴合现代语言。舞团的现任艺术总监吉尔·罗曼遵循贝嘉的艺术风格和精神,注入崭新的编舞,并进一步“让音乐可视化,让舞蹈音乐化”,让舞蹈姿态展现并延伸音乐的微妙意境。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