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人的网络生活
吴含章
  文/吴含章

  编者按:

  “老小孩”是一个为老服务的团队,成立至今已经有17年了。17年前,“老小孩”率先提出了“扶老上网”和“科技助老”,通过教老年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带领着老年人畅游网络世界。如今,在老小孩网络社区里活跃着一群60(岁)、70(岁)、80(岁)后们,他们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对电脑、网络一窍不通,他们写博客、玩数码、做公益,而且享受着网络社区中的互助生活,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老年人的网络生活。

  八十岁写博客的指导员

  王经文,网名“劳仁”(“老人”的谐音),90岁,1951年参军入伍,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国防部命名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第一任连指导员。

  谈起网络生活,“劳仁”有句名言:“我在电脑前一坐,世界就在我的眼前。”九十高龄的老人写博客是件时尚事,用“劳仁”的话来说是他执著追梦的实际行动。十年来他坚持每天写博客,如今已发表了五千余篇博文,是老小孩网络社区中的“高产作家”,一百余万的点击量是老人家写博客的动力。写博客已经成了老人家生活的一部分。

  “劳仁”还总是念念不忘网友们对他的鼓励和帮助。他说,刚写博客时字体很小,又不懂得修饰,网站的志愿者不辞辛劳上门解忧,帮助设置了小工具栏,教会他把字放大、上传图片等操作程序,使博文的排版更好看了,也有利于广大老年人阅读;当他学习制作视频请教那些志愿者时,热心的志愿者与“劳仁”通了电话,在电话两端一个讲解,一个操作,不厌其烦地教他每一个操作过程。一次,家里电脑坏了,“劳仁”发出求助信息,志愿者立即赶到他家里,后来是志愿者替他拿到外面去修,还垫付了修理费。

  “劳仁”深情地说,就是网络中这些可爱的网友相互帮助,让网络社区中充满了暖意。“劳仁”写的博文短小精悍,处处体现他弘扬正能量的精神,每一个他遇到的好人,每一天遇到的好事,都是他写博客的动力和对象。他说他还要坚持写下去,追随中国梦……

  “雪兔”是网站中的热心大姐 

  陈雪瑛(网名:雪兔),79岁,高级工程师,2006年注册,开始上网。“雪兔”是马鞍山钢铁厂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回到上海,跟老爱人两人经常在家无所事事,一下子闲下来了,“退休综合征”让她觉得生活有些灰暗。她对自己说,难道真的老了吗?就这样打发日子了吗?“雪兔”想起临退休几年看见厂里的年轻同事用电脑制图,当时很羡慕这些年轻人。于是,她下定决心开始自学电脑。

  自从接触了互联网后,“雪兔”改变了她原本单调的生活,开始做起了热心人。她先是回到马鞍山帮助那里的老同事们学习上网,她的言传身教很快就凝聚起一群喜欢网络的老小孩们,还组成了“皖马苑”网络互助群组。“雪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她决定复制这样的做法,于是又在上海热心地帮助身边的老人学习网络,并组建了以学习网络技能为特色的“新天地电脑沙龙”,浓浓的学习氛围加上雪兔老师的尽心尽责,让新天地沙龙屡获老小孩网站的特色沙龙、优秀沙龙等称号。

  这几年,“雪兔”迷上了门球,她不光自己学,而且从网上找来各种门球教学的视频和资料,分享在网络上。很快喜欢门球的老人们聚在了一起,还成立了老小孩门球队。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这个球队已经跻身上海的老年门球强队之中。

  “雪兔”乐于奉献、乐于助人,这种精神值得社区里每位老年人学习。

  六合院的开创者和受益者 

  张林洪,网名:璀璨,68岁。2013年注册上网。

  “璀璨”退休前是一名居委会干部,对于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很有经验。在一次老小孩的内部会议上,结合大家谈到上网后的收获,“璀璨”提出了建立六至十人互助小组的想法,马上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成了老小孩六合院模式的雏形。如今这个模式已经成为了网络社区中互助的创新模式。以“住得近、谈得来”为纽带,老人们用“六合院”这个功能呼朋唤友,一起乐、一起玩,生活中的朋友多了,兴趣也多了。

  “璀璨”的创新也让她成为了“六合院”模式的受益者。2015年的某天,“璀璨”突然半边身体不能动了,她意识到自己中风了。独居在家的她想起了自己网上“快乐六合院”的老伙伴们,就用坚强的意志拨通了其中一个老伙伴的电话。家就住在“璀璨”附近的老伙伴们闻讯都赶来了,打120的打120,忙着联系询问送哪个医院救治最好的在电话联系着……不一会儿,120来了,根据老伙伴们的建议,“璀璨”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医院救治。如今,早已出院的她已经恢复得跟正常人无异。“璀璨”逢人就说会上网可以救命,夸“快乐六合院”里的这些老伙伴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六妹和公益游

  苏贞娟,网名“六妹”,2001年注册,是老小孩网络社区中名副其实的“资深网友”。

  在网络社区中,除了写博客发微信之外,最有人气的就是“公益游”。“带着老小孩一起玩”是公益游的宗旨。“公益游”是为老年人打造的“放心、实惠、快乐”的旅游服务。跟旅行社不同,“公益游”中活跃着一群喜欢旅游又乐于奉献的老年志愿者。老年人是最懂老年人的,因此由这些“公益游线路规划师”去踩点制定的线路非常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危险的景点不去、骗人的购物店不去、性价比不高的地方不去”。这“三不去”原则,让体验过“公益游”的老年人赞不绝口。“公益游”的“老年领队”也颇具特色,他们在途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让大家有了更多的欢笑,他们在途中贴心的关怀让大家有了组织的温暖。这群优秀志愿者的领头人就是“资深网友”六妹。

  谈到“公益游”,六妹也有她的甜酸苦辣。有次去仙华山农家乐,天公不作美,一路上风雨大作,有些老年人就开始抱怨天气,从抱怨到责怪,说了些难听的话,让“六妹”心里不好受,感到很委屈。“六妹”家里上有九十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下有小孙女需要接送照应,家务事繁重,她放弃小我,舍身为大家,为的是公益活动让大家玩得高兴,结果付出很多,没有得到笑脸,却听到了埋怨责怪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事后她冷静思考,如果我出来玩,碰到天气不好,也会不开心的,设身处地想一下,也就想通了。于是“六妹”便有了“成功是熬出来的”感悟,并把它放在网站自己的个人中心里,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现在的“公益游”人气很旺,这让“六妹”很有成就感,每次听到大家夸“公益游”时,“六妹”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般的甜。她说,这是她退休后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再就业”。在网络中实现了自己做志愿者的价值,对“六妹”来说,这是最大的收获——

  “网站上有我许多网友,喜欢看瑞雪老师、奔驰老师、守中老师写的文章,那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现在每天不上一下网站,好像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跟着大家一起玩,一起旅游,一起做公益,在社区中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觉得自己都比他们年轻,心态年轻了,精神状态也好了。”

  “谁说网络是虚拟的,我在网上的收获是真真实实的。我喜欢听网站里好声音团队的各种分享,我更喜欢跟着志愿者们参加公益游。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令我很感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天下艺家
   第A13版:天下艺家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扫一扫
摘要
老年人的网络生活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A29老年人的网络生活 2017-10-22 2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