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江烨介绍,实训基地是个政府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公益机构,是国家人社部唯一冠名的专注于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国家级创业实训基地。
蒋公宝就是从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走出来的大学生创业者。2008年蒋公宝考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读书期间,蒋公宝热心公益事业,既锻炼了能力,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企业需要进入大学校园宣传品牌,而很多大学活动需要品牌支持,蒋公宝看到了其中的商机。2013年蒋公宝创办公司,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第一年营业额200万元,第二年800万元,第三年1800万元,现在员工有100多人,开了十多家分公司,和全国700多家高校有合作。蒋公宝说,他的创业和实训基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实训基地代办注册,免房租,前两年提供免费代理记账,蒋公宝说,这里的服务非常贴心。
江烨介绍,5年来实训基地创业功能不断完善。先后建设了创意产品、电子电工、信息技术三大产品实验试制平台,引入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李开复创新工场、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三家孵化器;2016年,还打开沿国定东路400米围墙,引进了中国青年天使会、云享客等一批知名的创业服务机构。
实训基地首创“预孵化-孵化-加速孵化”三级孵化体系,将实训基地的成功孵化模式向外延伸,将创业服务覆盖到更广泛的创业群体。江烨介绍,现在实训基地已形成“活动+孵化”“项目+孵化”“投资+孵化”及“产品试制+孵化”四大孵化模式,扶持服务了418家创业企业,帮助了1224个创业项目(团队),其中618个成功孵化成企业,创业带动就业9792人。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