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想与昆曲一起慢慢变老
谷好好
  谷好好

  与我31年前刚刚踏入戏曲的境遇完全不同,参加十九大回沪后的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与传统文化的海誓山盟:我想与昆曲一起慢慢变老。这不单纯是我个人的情感因素,也是文化从业者对行业的自信、对职业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

  遥想上世纪80年代,我刚刚入行,谈不上“自信”,只是知道唱昆剧、看戏曲是为丰富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而服务的,属于“夕阳红”的事业。到了上世纪90年代,是戏曲观众青黄不接的时候,老观众不多,年轻人更是没来。当时的念头,单纯到“只要有观众就好”。看到其他行业的演员,心底里多少有点羡慕,觉得他们看起来更加威风。以至于,戏曲演员们心底里产生了自我怀疑,我们是否选错行了?我们再苦苦坚守,却乏人共鸣。舞台艺术是与观众互动的艺术。如果我们在台上演戏,台下的观众还没台上的演员多,那种寂寞——岂是一个愁字了得!而且,这种寂寞,并不是可以通过社会各界一时的赞助、支持,就能解决的,难免令人感觉无力前行。当时呀,我甚至在别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时候,忽略掉“戏曲”这两个字,直接说“演员”。当时,男生白天练功,晚上没戏可演,只能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虽然我们试图维持信念——但是,得不到尊重。

  与此同时,还听到业内曾有一种说法,意思是要以“博物馆保护”的方式“保护”昆曲。所以,一听到“昆曲博物馆”这5个字,我就颇不甘心——难道,今后的昆曲只需要讲解员了?难道我们这些昆曲演员就没有舞台了吗?昆曲就只能成为“展品”了吗?我们怎么能成为“活化石”呢?

  任何一种保护与传承,都必须是“活的”保护、“活的”传承。哪怕是展品,也应该是“活的”。艺术要存在于人民之间,才是活的。我们必须做点什么,让昆曲与生活有关系,必须发展“昆虫”——更多热爱昆剧的人们。所以,从1998年开始,昆曲开始走进校园。我们穿戴整齐,在课堂、讲坛、礼堂中粉墨登场。慢慢的,校园里的同龄人对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追捧,让我们感受到了尊严。自此,我就决定与昆曲一起慢慢变老,几十年如一日直至今天。

  2014年10月15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把戏曲与传统文化提升到了很高的高度。会议上的每一句话,对我们而言都是激励,都把我们戏曲演员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兴亡紧紧联结在一起。自此,我们不再感觉是当年为生存求自信,而是深层次的文化自信。我们歌唱的、传颂的,是中国故事、是中国精神。我们的舞台更加广阔。如今,昆曲演出几乎天天客满。

  若不是2016年恰逢我国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得到大力宣传,可能世人还是只知道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不知道与他同时代的中国汤显祖。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国各地巡演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仅在广州大剧院,就有6000多位观众,充满仪式感地前来观赏。他们身穿旗袍、中装,对传统戏曲充满憧憬和崇敬。演出后,我们演员签售说明书,就引发了排长队,晚上10点半后还无法收尾。广州大剧院对我们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迎来戏曲演出的空前盛况,还特别关心:“你们2017年来演什么?”

  “临川四梦”在广州大剧院的票房是100万元。今年,四本《长生殿》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票房是150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更多的是年轻人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回暖。以前绍兴路昆团小剧场200个位置怎么填满,我们都愁煞,如今的观众则说:“有昆曲上演吗?我想看她一个礼拜!”

  加之,近来中国戏曲在国际上频频亮相。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希腊等国,我们都受到海外观众潮水般的欢迎。《椅子》前些日在俄罗斯、阿尔巴尼亚上演。观众们首先是鸦雀无声,因为他们万分好奇、聚精会神,随后他们给予我们停不下来的掌声。他们对中国文化兴致盎然,因为传统文化从头到脚都是宝。无论是手绣服饰、水磨声腔还是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都令人心向往之。

  文化是展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到世界关注的同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登场,这就是如今,我们戏曲演员的基本责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养生节专版
   第A26版:养生节专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旅游
   第A3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广告
我想与昆曲一起慢慢变老
千花万木向春移
名曲印痕(二)
过桥米线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不幸与幸运
秋天流淌的故乡河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我想与昆曲一起慢慢变老 2017-10-31 2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