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雨天坐定小沙弥,古钵老泥垂绿枝。忽觉斫轮驰马力,千花万木向春移。”
《老阮》:“浓爱残阳淡爱山,暂凭杯酒作朝颜。并非老阮才狂得,广武城头一啸还。”
本文先录了两首诗。一首写小沙弥,一首写贤人。
先说小沙弥。那天到寺院,雨天,见一小沙弥坐在檐下,很自得的样子。窗边一紫砂钵,侧柏老枝,苍翠逼人。回头看去,见满寺花木,争相奋发,春天原来是这样闯入尘世,闯到了槛外的。
二十年前,也是春天,也是雨天,在麦积山石窟,瞻仰佛造像。麦积山和敦煌,敦煌壁画更好,麦积山是泥塑好。麦积山还是伏羲故里,女娲生地。秦的先人秦非子在这儿牧马。唐太宗、李白祖籍也在这里。还有杜甫,极好的秦州诗篇,也是在这里写的。这里对人很在乎。譬如出土的六千年前的娃面彩陶,很灵性。脸如圆盘,双眼忽轮,口鼻小巧。当地女娲庙里女娲脸也是这样,当地女孩子的脸,也都这样。麦积山里的泥塑,无论菩萨还是小沙弥,原型也都是供养人的长相。这样的愿望和艺术,麦积山这里是很极致的。至今记着几个小沙弥的造像,如此天真和干净的神色,就像春天的花木那样生机盎然。
再说贤人。说的是阮籍,魏晋人物,竹林七贤中人。所谓竹林七贤,字面上是说他们时常在竹林里聚会,像隐居的样子。其实是说他们浪荡得很。没事聚在一起,喝喝酒,应该还会喝喝药。一起看看山,看到太阳下山吧。七贤中,主要是两贤:阮籍和嵇康。嵇康是不识时务的贤人。阮籍呢?正好相反,是个识时务的贤人。嵇康会弹琴什么的,后来得罪了人,被杀了。阮籍不一样。司马家族想和他结亲家,他不想,还不想得罪人家。就喝酒,日以继夜地喝酒,喝得醒不过来,喝得没法和他交谈。喝了一两个月,喝到司马大人转移了注意力。人家是大人物。凡是大人物,注意力终是要转移的。阮籍识这点时务,因此他保全了自己的主意,保全了尊严和性命于乱世。喝酒避世,亏他想得出。可见,阮籍也是很狂的。史上就有元好问“老阮不狂谁会得”这样的诗句传下来。
阮籍写过不少咏怀诗。可他最好的咏怀,该是他登广武城,看楚汉相争的古战场,冲口而出的那一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他是说项羽之类太不是人物,竟让小子刘邦成了大事。这类感叹,常是贤人的感叹。世上贤人多,这类感叹少不了。只是也就阮籍这一叹,很著名地传下来了。为什么呢?为的是他是个识时务的贤人,他向往好的尘世,贤明的君主。阮籍和刘邦有什么仇?甚至也没见过之外的记载里,有他贬刘的言辞。可他当时还是那么一叹了。看来他是借着古人,叹一下他所在的现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