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钓
胡展奋
  胡展奋

  几乎没有争议的,上海的秋天最迷人。溽暑已然退去,百花依旧绚烂,秋之凉夜,尤其宜人,宜微醺、宜遐想、宜读书、宜品茗、宜夜游、宜仰看天象、宜俯察秋声,但最别具一格的,我以为还是夜钓。

  夜钓有讲究的,也有随兴的,讲究的除了常规钓具外,还带氙气头灯、户外强光钓鱼灯、探鱼器、猎刀、饮食包、遮阳伞、急救包甚至帐篷,基本是一次盛装远征。我则是随兴的,钓具、钓灯、钓座略备即可,倒是钓点的安全舒适更讲究,首先是安全,大水面,深水湾,晚上是不去的,洼地、石阶、沟壑以及陡岸和大树下也不去,尽管那里常有好鱼情;其次要有点“诗意”吧,钓位须选平坦、高敞、干燥、避风之处,在我更要求视野开阔,天象浩荡,近处最好有明月倒映,远处最好有蛙鸣稻香,谁说夜钓不是再一次地让我们细品人生呢。

  我喜欢夜钓之灯,一束幽蓝的光,投射到清亮的水面上,河面立刻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瑰丽,红白相间的竖漂极细微地涟漪着,想象着趋光的鱼儿们都在光晕下徘徊而相互告诫着,几分静谧,几分诡异,仰首天河浩荡,银汉耿耿,侧耳秋虫唧唧,蛩吟妙曼,欧阳修的《秋声赋》状尽“天地悲凉”、人生肃杀,唯独没去注意稻香养人而蛙声怡人,深蓝色的夜空下,你嗅着、听着,醉了,功名利禄,啥都不想,就连鱼儿是否咬钩,也不重要了。

  久久地俯视着水面,不可能不想到“姜太公钓鱼”。姜子牙年届八十而直钩垂钓渭上,因此而有了那句著名的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然而临池细想,这句话是个伪命题,但千百年来竟然没人注意:自古到今,倒想问问,有哪一条鱼是“自愿上钩”的?谁不知道钓鱼的过程,就是一个骗鱼的过程?既知真相,上钩之后可以说没有一个不后悔的,或曰,子非鱼,焉知鱼不是自愿的?答曰,只要看其挣扎、挣扎到“鱼死网破”的程度,便知端底,若其“自愿”,又何至于如此。

  又说,姜太公是直钩钓鱼,且离水面三尺以上,那更是存心不钓鱼了,盖水族中断无这样的变态,会“自愿”地跳离水面三尺以上地咬饵,咬的又是光溜溜的“直钩”,若非食人鱼,就怕“咬住了”也得滑脱,故姜老的举止唯一的解释就是“装”,就是最早的“行为艺术”,以其长期的怪异行径终于吸引到周文王的眷顾,“不愤不启”,与其自己上门建言献策,不如让贤王降阶以迎,其钓鱼乎,其“钓文王”也。

  太公可谓“装”之大师,后来者也不弱,所谓“渭水钓贤(姜太公),桐江钓名(严子陵),洹上钓权(袁世凯)”,士人只要一寂寞,便赶紧“垂钓明志”,表示不恋庙堂了,都拿垂钓当道具,事实上不管其地位多高,名声多大,都是源于功利的行为主义,都亵渎了垂钓,真正的垂钓,应该王冕一样,源于真心的淡泊和恬静,实乃草民的福利也。

  几乎没有争议的,上海的秋天最迷人。于是继续福利着夜钓,深蓝色的夜空下,秋凉如水,你嗅着、听着,醉了,功名利禄,啥都不想,就连鱼儿是否咬钩,也不重要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养生节专版
   第A26版:养生节专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旅游
   第A3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广告
二维码
夜钓
患拖延症的贾宝玉
趣谈浙西地名
太平洋岸边去兜风
刷脸
摄影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夜钓 2017-10-31 2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