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的王征明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他精神矍铄,身板健朗,头脑清晰,声若洪钟,说起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往事如数家珍,对一个个遥远的人名无不记忆精准,毫不含糊,远在一般老人之上。上海解放初期,他曾亲历过上海隐蔽战线的斗争,目前全上海唯余其一人。
老树遒健
王老出生于1923年,15岁参加八路军,同年转入新四军,16岁入党,抗战期间历任新四军军部参谋处科员,6师侦察科长,华东军区情报处、华东局统战(情报)部一科科长等职,以一种独特的战斗姿态,完整地参加了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上海解放后,王征明历任市公安局社会处三室主任,政治保卫处副处长、处长,中共上海市委保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继续鏖战于他所擅长的隐蔽战线。1954年4月调公安部,原拟任二局副局长,因受牵连而实任二局情报室主任。1955年4月5日,作为潘扬冤案主要骨干被捕,被关押6年零1个月,后再度被捕,关押7年半。先后两次,在北京功德林和秦城监狱度过了漫长的13年零7个月。1983年平反,调回上海,任上海市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副主任,直至离休。寥寥二三百字的简历或可勾勒人的一生,却难以勾勒一生中的这个人。光阴倏忽而逝,王征明老人一直顽强地站立着,站成了一棵龙须飞雪、虎骨遒劲的大树。
传奇人生
暂且撇开蒙冤罹难一节不提,仅仅王老的前半生,便足以令吾侪仰之弥高。
粗略数一数,王老的非凡之处至少有三:他代表华东局,直接参与了1948年对国民党济南守将吴化文的策反,经一个半月努力,终于促使吴在济南战役打响后,率96军2万余人起义。陈毅对之有过评价,认为此举大大减少了我军的伤亡,功不可没。即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老百姓组团南下,强烈要求清算吴化文,也被陈老总坚决制止——共产党人不能言而无信!其次是率策反小组潜入国民党江阴守军内部,秘密指挥了1949年4月大军渡江时敌江阴炮台起义,驱使相当于一个军建制的守军一炮未发,拱手让出江南门户,为我大军挥师南下,直取大上海立下首功。三是上海解放初期在潘汉年、扬帆的领导下,率部投入保卫胜利果实的激烈暗战,力保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破获的案件中仅以陈毅市长为暗杀目标的就达8起。上述传奇,都发生在王老32岁前。
1954年,王征明携新婚妻子俞芷蒨进京,双双入职公安部。第二年,大难临头,不仅王征明,身怀六甲的俞芷蒨也被打入另册,成为不受机关欢迎的人。无望中,她发愤图强,最终考入北大,学至中途即被留校担任西语系法语教师……
对于王征明这样的隐蔽斗士来说,牢狱并不足惧,早已备患于胸。王征明和扬帆以及许许多多蒙冤难友一样,都曾被击蒙、击傻,郁躁而狂,却得不到治疗。然而他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劫后余生,在爱妻俞芷蒨的精心照顾下,历时5年终得痊愈。可他亲爱的首长、战友,却大多没有这份幸运,纷纷撒手人寰。这使王老仿佛欠下了什么,牵肠挂肚,“往事历历似昨天”,欲安不能。
壮歌晚唱
离休后的王老投入精力最大、花费时间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写写写,渴骥怒猊般直扑流年,似乎非如此便无以告慰那些曾经生死与共的患难战友。
2001年,由他的老首长陈锐霆题写书名,老领导胡立教、老战友杜宣作序,俞芷蒨协助编辑,荟萃他多年呕心沥血之作的《铁窗赤子心——王征明诗文选》出版;2012年岁末,增订版再次出版,大6开,606页,51万字。其中有他自己的生平回忆,更多的却是对老首长、老战友、老部下的唏嘘追怀。
2016年4月,夫妇俩再次合作,编辑完成《铁窗赤子心——王征明诗文选》(续集)18万字,今年春节前已交付印刷。
多年来,王老一直有个愿望,即完整地记录下那段历史,特别是1949年至1955年上海解放初期隐蔽战线的斗争史。王老的愿望很明确,由于潘扬冤案的发生,上海隐蔽战线的斗争历史曾经被严重扭曲和遮蔽,有幸进入公众视野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碎片式的记载,至今得不到完整呈现,一旦他们这些人全部老去,那段历史岂不要断裂?而现在,曾经亲历这段历史的,全上海唯余其一人。对此他忧心忡忡,无以释怀。他不是要为自己评功摆好,更不是要写一部记录他个人丰功伟绩的传记,而是要为一个群体树碑立传,为一段被人为抹杀的历史唱一曲悲壮的挽歌。
天永其年
其实王老的文化底子并不厚,幼塾加小学而已。但自从15岁加入八路军后,他就没有一天中止过学习。后来因长期工作在新四军军部,近水楼台,使他有机会接受许多名垂军史的老首长的亲炙。叶挺、项英、饶漱石等,都曾在有意无意间授他以生命的无尽养料,他亦自称“讲话常学周子昆,作文模仿李一氓”。“皖南事变”后,二十岁出头的王征明就担任了华东局统战(情报)部第一科科长,部长胡立教不在期间主持部务。对他影响尤深的要数陈毅军长,这位儒将不仅自己擅长诗词,还带动了一大批爱好诗词的新四军将士。王征明也爱诗成癖,坐牢时无纸无笔,他便凭自己超群的记忆力,强记于心,硬是靠一颗大脑“写”下数百首习作,出狱后一一默写复原。离休后更是诗兴勃发,笔耕不辍,“壮游快我平生,来去热泪涓涓”,存稿盈筐累箧。他还擅长书法,愈至晚年愈臻精纯,一笔墨宝融隶篆于一炉,自备一格,古趣盎然。
私心忖度,上苍赐王老以天年,绵久而且强韧,为的不就是向遗忘宣战、与尘封抗争,让今天的人们看清楚真正的共产党人究竟该何等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