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为推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积极引进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央企,仅今年8月28日一天就与央企签约2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200亿元。为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上海正加快地方国企与央企、以及系统企业之间的战略重组,未来五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每年将计划增量投资8000亿元左右,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方面。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金兴明介绍,上海出台了“三个视同和一个单列”政策,把研发投入、创新转型和境外收购创新资源的投入,视作年度考核的利润或者单列;同时,在经营者任期考核的时候,加大对创新评价考核的比重,一般企业创新考核比重提升为30%,对转制科研院所提升为50%;另外,国资委把国资收益当中三分之一以上的钱用于鼓励企业创新投入,撬动企业进一步投入以及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
根据上海市人大通过的《上海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在符合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创新项目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且未牟取私利、勤勉尽责的,不对相关人员做负面评价。国资委也积极推动企业把“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要求写进公司章程,营造创新氛围。
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董勤同时表示,创新离不开人才,上海正以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标准来集聚和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管理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对于高新技术管理人才,参照“张江办法”实施一些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对于高技能人才实施岗位技能等级工资制,分类实施年薪制,补充养老、医疗等待遇,包括发放津贴等一系列激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