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开始学习写字,握笔姿势怎么也不对劲,赵思颖想自己发明一个好用的握笔器。“第一代产品”是用橡皮泥捏成的,随后的改良过程赵思颖“折腾”了一年多,最后用硅胶固定环保持舒适度,又新设计了笔套形状,延长铅笔使用时间。“从创意灵感到最后的成功是有很长的过程的,而赵思颖热爱科创,有一种‘钉子精神’,肯动脑筋,很肯钻研。”吉老师说。
赵思颖的握笔器在2015年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成果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并获取专利权;三折笔记本在第六届赛复创智杯科技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被孵化公司看中生产出成品;今年双层收纳课桌的发明又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科创少年的队伍中,赵思颖的作品确实属于“科技含量低”的,但她却屡屡斩获大奖,还被列入杨浦区“双进入”青少年探究活动的储备队伍。赵思颖喜欢音乐、运动,还经常约小伙伴打网游,更酷爱阅读,而这些特点正是杨浦区少科站站长胡建民等专家看中的,“兴趣广泛性格阳光,才能够保持对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有新的创意产生。”
胡建民认为,未来科创人才的素质“恒心”和“大度”缺一不可。能够攻克难关的毅力和决心属于“恒心”;而不计较得失、善于团队合作的“大度”气质更为重要。“未来科学家一定要是大度的人,未来的科创将更多依赖团队协作拼搏,斤斤计较的人是无法适应合作的。”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