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什叶派借“阿拉伯之春”壮大 铲异己斗大国改变也门政局~~~
什叶派借“阿拉伯之春”壮大 铲异己斗大国改变也门政局~~~
什叶派借“阿拉伯之春”壮大 铲异己斗大国改变也门政局~~~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什叶派借“阿拉伯之春”壮大 铲异己斗大国改变也门政局
胡塞武装:悍勇之军是怎样炼成的
吴健
持枪的也门“儿童军”参加二〇一六年的一场胡塞武装集会图CFP
也门地图 叶聆 制图
  文 / 本报记者 吴健

  近来,阿拉伯半岛上最贫穷的国家也门似乎越来越“闹腾”。看似被强大的阿拉伯联军“碾压”的什叶派胡塞武装民兵,不仅频频高调施放导弹,打得沙特、阿联酋等国眉头紧锁,还有余力“清理门户”,将有意叛离的盟友、75岁的前总统萨利赫迅速铲除。

  在许多人眼里,胡塞武装民兵如同石头缝里钻出来的“孙悟空”,它太过神秘,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从千名民兵起事

  在也门人口中,什叶派的宰德教派和逊尼派的沙裴仪教派各占50%,而什叶派长期处于“无兵无权无势”的状态。

  诞生在什叶派聚居区的胡塞武装民兵,雏形是1992年在萨亚达省扎伊迪部落(属于什叶派)里成立的“青年信仰运动”,核心人物是宗教学者侯塞因·阿尔-胡塞。据萨那大学教授艾哈迈德·阿达格哈什介绍,“青年信仰运动”起初只是神学组织,宣扬和平、宽容和心胸开阔的教育文化,通过建立俱乐部和夏令营来“促进扎伊迪部落发展和什叶派文化的复兴”。仅1994-1995年,就有1.5-2万名扎伊迪青年参加夏令营。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青年信仰运动”在萨那屡次举行反美和反犹太人的示威运动,遭到当权的萨利赫总统镇压,导致800多名扎伊迪青年被捕。2004年,萨利赫一度邀请运动领袖侯塞因协商谈判,但被视作“鸿门宴”而加以拒绝。2004年6月18日,政府军在萨亚达省展开针对“青年信仰运动”的清剿,该组织索性扯起反旗,并在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支持下迅速壮大。9月10日,侯塞因在战斗中阵亡,指挥权转入战友阿卜杜拉·马利克·胡塞手里。据俄罗斯《观点报》等媒体介绍,来自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及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顾问团也承担起训练和指挥职能。

  胡塞武装民兵刚起事时,成员仅1000-3000人,但通过以战养战和外部输血,到如今已有1万名常规武装人员,这还不包括约10-12万名追随者。2011年10月,胡塞武装民兵占领也门与沙特边境制高点可汗山,沙特因感受到威胁,遂出动战斗机实施长达一周的轰炸,但并未伤及胡塞武装民兵的筋骨,却让胡塞武装与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君主国的关系变得紧张。之后,也门政府军与胡塞武装民兵的和谈一直断断续续,直到2010年达成停火协议。

  但没想到2011年席卷整个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导致统治也门33年的萨利赫政府倒台,当各政党忙于争权夺利之际,拒绝参加全国对话会议的胡塞武装民兵却在伊朗支持下稳扎稳打,不断扩大控制区。

  2011年11月至次年5月,胡塞彻底控制萨达、焦夫和哈杰三省,不仅获得红海出海口,方便获取外援,同时也对首都萨那构成直接威胁。2014年9月21日,胡塞武装民兵与仍暗中掌握相当部分军队的萨利赫结成联盟,夺取萨那卫星城拉达。次年1月19日杀进萨那总统府,硬生生把总统哈迪轰到南部亚丁港,后者不得不寻求沙特等国出兵援助,进而导致也门内战国际化。

  “一场隐秘战争”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洛朗·博纳富瓦告诉《世界报》记者,对于也门战争的界定与分析,要留心几个关键时间点。首先是也门社会对1978年至2012年间大权在握的萨利赫政权的反感与推翻。接下来的时间点与2011年反萨利赫运动有关,这场运动让人产生了极大的希望,但没能形成过渡,没能引发也门统治精英们的变革,没能促成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和另一种稳定权力的出现。最后,是自2015年3月26日起的阿拉伯联盟武装干预,进一步将也门推向解体的深渊。

  反映也门局势的严峻性,只要看看这场战争有多少交战方就能略知一二:概括来说,目前也门战事有五个交战方,它们时而结盟,时而对抗。首先,是胡塞武装民兵,他们成功运用并打倒萨利赫集团后就独霸也门北方。其次,是得到西方和海湾国家支持却软弱无力的哈迪政府军。第三,是站在胡塞身边的伊朗革命卫队秘密组织圣城旅。第四,是为哈迪撑腰打气的沙特、阿联酋军队。最后是接近“基地”组织的极端圣战组织。

  博纳富瓦认为,通过观察僵持的战线走向,大致能确定也门解体的“断裂线”,由于南北分治的历史与影响远超短暂的20年统一,也门教派和地区矛盾因战争而进一步固化,以至于当前战线的走向和该国教派分裂的区域分界线大体一致。更重要的是,由胡塞武装民兵控制的北方地区大部分居民属于什叶派的宰德派,而反胡塞则往往是逊尼派,这种带有强烈宗教意味的“圣战”让任何一方吃掉对方都非常难。

  奇怪的是,相比发生在中东的其他冲突,也门战争的曝光率很低,西方媒体大多视而不见。博纳富瓦认为,这首先与战争的复杂性有关,有多方参与且可能有多种解读,媒体难以充分证明哪些角色比别的势力更具合法性,因为今天所有交战方都是合情合理的,同时也都是有错误的。第二个原因是记者难以亲临现场,且欧美看到沙特等国在也门前线滥用他们出售的武器,害怕摊上“人道主义灾难制造者”的恶名,也有意回避不理。但也门的人道主义危机或许是中东最严重的,公开的难民数字基本靠不住,联合国认为死难者达到万人,且半数为平民,各个非政府组织提到了一种“饥荒前期”的情况。随着也门战争陷入僵局,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也门难民,尽管这些人因为其国家被阿拉伯联军封锁而几乎没有什么脱身之计(偶尔会有从约旦安曼到也门萨那的航班,还需要沙特空军暂停轰炸才行),仍有大批也门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非洲之角和地中海。

  西方发“战争财”

  号称民主的西方在也门问题上也充分暴露了其虚伪。博纳富瓦说:“自2011年以来,也门局势被西方领导人集体忽视了。虽然这里的恐怖主义威胁远比别国严重,但各大国任由沙特把持这个问题,并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将其转包出去。”更微妙的是,英国、美国和法国,还有巴西、比利时等国,却能靠也门战争大发“战争财”,通过出售武器获得丰厚利润,像阿联酋军队用法国坦克和军舰打击胡塞武装,并参与对也门北部的海上封锁,“可是法国没有一位议员关注这个问题,并要求政府考虑涉足也门的情况”。在他看来,也门直接当事方以及幕后支持者都不可能接受失败的结局,“伊朗加大了参与的力度,沙特则为继续战争的合理性找理由”,况且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伊朗表现出的强烈敌意可以减少沙特的国际压力,“发生在也门的隐秘战争会延续下去,尽管大家明白谁都只能接受妥协的结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连载
   第A22版:阅读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家装专版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胡塞武装:悍勇之军是怎样炼成的
前总统萨利赫死于权力角斗
沙特伊朗博弈搅动也门局势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5胡塞武装:悍勇之军是怎样炼成的 2017-12-07 2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