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人好,也擅长烹饪,以前周末会叫上我们一起去她的海边洋房聚餐。说实话,朋友中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她家了,一是饭菜可口,富有特色;二是满园花草,赏心悦目。她是朋友们眼中的人生赢家,老公事业有成、对她体贴入微;孩子听话,成绩优秀,几乎不用她操什么心。
我常去海边运动,偶尔路过她家,想着不知为什么,有好一段时间没她的消息了,就拨了一个电话给她,她没接。隔了几天,她打来电话告诉我,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她原本不想让朋友们知道,但看着我打去的未接电话,心里不安,觉得还是告诉我一声比较好。
我想去看望她,她为难地说,因为生病,脸上起了很多难看的色斑;又因为服药,身材完全变形,不想见人。
我完全理解,也尊重她的意愿,买了一篮水果,放在她家门外,聊表心意。心里想着,不知她几时能康复,我们才可见面。
没想到,几天后,我们在海边餐馆用餐,竟意外地见到了她。她是因为孩子生日,才勉强出门的。看到我,她倒是没有回避,而是坦然地迎了上来,我们聊了一会儿。
那顿饭,我吃得很不是滋味。让我最感难过的,不是她容颜和身材的改变,而是她眼底深深的忧愁和哀伤。在疾病面前,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唯求病能速去,身体能康复。有些疾病,不是绝症,但比绝症还要难缠,一个感冒,就能颠覆将近一年精心治疗的结果。
隔天,我就调整了我的运动计划。我的运动原本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每天清晨风雨无阻地拉筋,这是我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好不容易找出来的无干扰运动时间,所以可以常年坚持。
但晚上的健走,就是选修课了,因为有时在外活动,有时家里有事,健走就很轻易地被省略了。现在想来,有什么事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呢?果断地把选修课变成必修课,且规定了质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