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说。12月7日,商务部对外发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再延长一年至明年底,同时政策覆盖范围在此前10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新增合肥、成都、大连、青岛和苏州5个城市。
“今天的中国消费者更乐于接受高品质、个性化产品,跨境电商赶上了黄金时代。”
——业内人士分析,庞大的出境游群体让中国消费者了解到世界各国的优质货品,为海淘的发展铺筑了道路,跨境电商的加速发展与中国人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升级密不可分。
“超过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通过电商走进了中国。”
——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海淘产品的样式种类逐渐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进口零售跨境电商平台相继成立,在激烈竞争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中国进口零售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稳步增长,进口零售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中占比将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有约52.5%的用户选择使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海淘,同时有40.2%、32.1%及28.5%的用户分别通过代购、微商及出国购买进行海淘。
“尽管竞争激烈,但行业整体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会留给中小跨境电商平台很多机遇,前提是他们能够发现和确立自己的优势。”
——网易考拉海购首席执行官张蕾表示,虽然许多海淘用户选用综合性平台,但独立跨境电商平台也能凭借各自的独特优势,保持自身的用户黏性。
“跨境电商监管往往横跨多个部门,难协调,监管水平总体偏低;在商品流通环节上,缺乏完整的追踪和抽查机制;此外,消费者维权申诉成本之高,对‘作恶者’的处罚力度之低,更是让买卖双方处于不对等的地位。”
——艾媒数聚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维权难”是跨境电商的高发问题。
“将价值400元的假货邮至海外,通过当地朋友开设的卖家账号在某平台售卖,随后用7000元将假货购回。假货绕过了买手认证、货源核查与物流监管的整个过程。”
——有媒体记者亲身体验过“海淘造假”。
“跨境政策的特殊性以及部分商品的特殊性,加之商品需要清关、商品不能直接再次销售等多方面原因,跨境商品暂时无法做到与传统一般商品的同等售后标准。”
——相关专家表示,消费者对跨境商品不了解,很难及时知晓商品的各方面信息。
“下一步,我们将抓紧研究制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方案。过渡期延长期间,电商企业和平台等有关各方应认真履行相关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
“双12”在即,“海淘”“全球购”再成热词,货品质量、售后问题引发关注。商务部等部门日前明确,从明年1月1日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使用范围扩大,并要求电商企业和平台认真履责,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本栏编辑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