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酗酒确实会致癌
杨秉辉
  杨秉辉

  “烟酒不分家”,是说烟、酒这两样东西在世俗交际上的作用,送人香烟、请人喝酒,彼此就“一家人”了。不过这里说的却是烟与酒对人健康的危害,实在也是“一家”、一个样的。

  酒分白酒、红酒、黄酒、啤酒、茅台酒、酒鬼酒……但凡酒、必含酒精。酒精之化学名为乙醇,三杯下肚,酒精大约不肖半个小时便被吸收,经肠入肝,人之肝脏中有乙醇脱氢酶,将其转化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将其转化为乙酸,乙酸在肝脏中经过一个名为“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过程,释出些能量,再演化为二氧化碳与水,经呼吸与排尿排出体外。问题却出在这中间环节的乙醛上,乙醛本应由乙醛脱氢酶将其转化为乙酸,再转化为二氧化碳与水的,但若这乙醛脱氢酶活力不足,则乙醛不能被充分转化,便在体内积聚起来,而此物却是一种细胞毒性物质,能损伤细胞核内有“细胞化工厂”之称的线粒体。线粒体伤则细胞伤,细胞伤则器官伤、人体伤。偏偏在亚洲人中这乙醛脱氢酶活力不足者居半,故亚洲人多半一旦饮酒便面红耳赤,便是这乙醛已在体内积聚的表现。而即使此酶活力尚佳者,若大量饮酒,一时应接不暇,大量乙醛来不及处理,流窜全身,仍必造成危害。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过去多理解“伤肝”一项,确实,酒精可引起一系列肝脏的损害。但就如吸烟不仅伤肺一样,酒精也不仅损肝。酒精、乙醛进入血液流转全身,伤胃、伤胰、伤脑也伤心。

  人们认识吸烟的危害、自知其能致癌开始,而对于酒精与癌症的关系的认识则十分滞后,直到30年前,一般还只将酒精视为促癌剂,认为其本身并不致癌。上海的肿瘤学家在崇明农村调查的结果证明:患肝炎后继续饮酒者肝癌的发生率是患肝炎后不再饮酒者的两倍,结论是酒精为促癌剂。但后来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研究者则观察到在并未患肝炎的人中,因嗜酒亦发生了肝癌,称酒精是致肝癌的致癌物质。其后各国学者的研究证实:除肝癌外,酒精可引发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结直肠癌,此外,酒精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致癌物质分类中已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质”,即“有充分的人体研究证据”的致癌物质。吸烟不过几百年的历史,而饮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相同,少说也有两三千年。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才几十年,真正认识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更晚,因为饮酒似乎还和“文化”搭上了些关系,使其危害更具了些隐蔽性。

  如今社会进步、科学昌明,科学去伪存真,还事物之本来面貌:酒精亦致癌!智慧如讲求文化之人,利害得失焉能不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广告/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广告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郭 洞
一些久远的名词
卖小鸟
卖玻璃溜溜蹦
酗酒确实会致癌
狐 (混合材料装饰画)
见证我们成长的“中福会少年宫”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酗酒确实会致癌 2017-12-19 2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