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手机的“归宿”在哪儿?
杨洁
  如今不少人更换手机越来越频繁,而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如何处理就成了难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存量闲置手机保守估计有上亿部,正规回收率却不到2%。废弃手机回收利用的循环链条长期处于“灰色地带”,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伤害,甚至埋下个人信息泄露隐患。

  “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了,我平均一年就要换部新手机。旧手机存储了大量个人信息,不敢随意丢弃。”

  ——消费者张女士

  “在2016年,我国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5.6亿部,同比增长了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

  “公司一天可以处理2万台手机,一台报废的手机经过三四道工序后,会拆解成塑料、不锈钢、摄像头、主板等小配件,再分别卖给专门处理的厂商处理。但由于达到环保标准的拆解成本很高,还有不少小作坊在非法从事拆解。”

  ——一家负责手机拆解的企业负责人

  “废弃手机零部件会在一些工厂和作坊进行加工和翻新,或以翻新零部件的形式重新进入市场,或以翻新整机的形式重新进入门店销售。”

  ——一位销售者

  “在去年接到的消费者投诉中,手机通讯类投诉最多,集中在不法商家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销售翻新机。”

  ——东莞市消委会副主任麦惠贤

  “手机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若闲置的手机进入垃圾体系,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掩埋则会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送到一些没有资质的小作坊处理,则会对拆解者身体和环境带来巨大伤害。”

  ——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

  “老百姓觉得,原本三四千元买的手机,最后被回收时只能卖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高的也就卖几百块钱,心理落差太大。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也不差这点钱,手机交出去很可能泄露隐私,还不如扔在家里放心。”

  ——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曾发起一项名为“绿手帕”的手机回收公益活动。会长孙文平承认,这项活动在半年后就坚持不下去了

  “废弃手机回收的瓶颈在于,现在人们对于手机回收这个行业的信息不对称与信任问题。许多消费者还不知道有线上手机回收平台的存在,还有消费者会担心回收手机的信息安全问题。”

  ——深圳市换换优品科技有限公司CEO卢志耿

  “以爱回收为例,收手机时要进行实名登记,以确认来源合法正规;收到手机后会进行分类,状况好的会完成数据清理后挂到京东优品等渠道上标注二手手机售卖,不能再次利用的会交给有环保资质的企业拆解。”

  ——爱回收总裁郑甫江

  “需要营造良好市场秩序,让可以二次利用的手机得到再次利用;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应加大对正规拆解企业的扶持力度,压缩非法拆解产业空间。”

  ——专家指出

  “在发达国家,手机谁生产、谁回收、谁处理是惯例。手机通过运营商等途径销售占了较大比例,消费者在购买到新机的时候,旧手机同时被回收。在我国,企业从消费者那里回收手机的行为还未形成。”

  ——业内人士表示

  本栏编辑 杨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广告/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广告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战神”去日本海,习惯就好
声音·八方
旧手机的“归宿”在哪儿?
新民晚报要闻A03旧手机的“归宿”在哪儿? 2017-12-19 2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