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为陈鲤庭写传
夏瑜
  夏瑜

  上海电影圈的离退休老人都是“家”里的老长辈,好几位均到百岁高龄。2008年,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委托我为原天马电影制片厂厂长陈鲤庭撰写一本评传,拍一部短纪录片,而我在采访的同时,还能完成上海影协的口述历史任务。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

  陈鲤庭是著名戏剧、电影导演,艺术理论家。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话剧的成就超过电影。的确,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曾亲自向他颁发“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金奖。他的戏剧处女作《放下你的鞭子》最早在水乡南汇惠南镇的“十字街头”演出,可说是开了中国“实景剧”的先河,抗战时在重庆成功执导郭沫若编写的大型话剧《屈原》,更是他一生的骄傲。而上世纪40年代陈鲤庭先生在日本飞机空袭频繁的日子里写就的《电影轨范》,属于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著作之一。

  我迈着兴奋的脚步走进上海复兴西路上一幢老式洋房,那就是陈老先生的家,阳光兴奋地透过六楼的玻璃,欣然勾画出一个百岁老人的轮廓。只见书桌上有一只造型很别致的铜质烟灰缸。对于烟瘾极大的陈鲤庭老先生而言,这只烟缸已经成为他的密友,因为这本来就是密友赵丹送的。这两位合作过多次的“艺术疯子”,彼此欣赏、敬重、惺惺相惜。陈老拿过还剩半包的中华牌香烟,抽出一支,熟练地用打火机点燃,深深吸一口,再慢慢吐出,烟雾顿时弥漫开来,他的视线渐渐变得模糊,往事却越来越清晰……

  陈鲤庭是个极其低调的艺术家,自从离休后,他就喜欢把自己埋在满屋的书卷典籍之中,抽抽烟,看看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至于这个曾经的大导演、文艺理论家、原天马电影制片厂厂长渐渐被人们淡忘。他也不在乎这些,而只是乐此不疲地做一个“书虫”。他的名字的出典就是《论语·季氏》中的句子“鲤趋而过庭”,那是孔子调教儿子孔鲤的故事,要儿子先读书再做人。而读书就是陈鲤庭一生的习惯。所以,只要与陈老交谈十分钟,你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智者。

  譬如,他的“歪理”: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不动,你看乌龟为啥活得长?就是因为它不动……

  譬如,他的生活信条:该吃吃,该睡睡,我不戒烟,戒了就不行了……因此,他每天一包“中华”,活过百岁。

  书稿出版后,我途经复兴西路,又走进那幢去过多次的小楼,看望陈鲤庭先生。老人家正在用午饭,四个小笼汤包、一小碗番茄蛋汤,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后,就说起我为他写的那本评传《遥远的爱》,表扬我收集材料的详实,又一一指出其中需商榷之处。我不得不再一次感叹于他那清晰敏捷的思路和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2013年之夏,103岁的陈鲤庭先生住院治疗,我虽有些担忧于他如此高龄恰逢高温,但又暗忖,凭他平时的健康状况应无大碍。果然,他女儿毛妮说,情况“已趋稳定”。不料,陈老还是没能迈过这个坎,于8月27日上午9时3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上海影协这个大家庭里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时至今日,提起老人家,他的音容笑貌便立刻会像电影镜头一般在我脑中闪现。

  十日谈

  影协是个家

  责编:殷健灵

  什么样的电影可以对抗时间?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科创上海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新年的礼物
致富图(年画)
“领衔主演”的滥用
重回我的芳华年代
我观黄宾虹
我为陈鲤庭写传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我为陈鲤庭写传 2018-01-01 2 2018年01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