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部门”到“跑政府”
近年来,浙江将“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第一项重点改革任务,强力推动各级机关部门解放思想、全力以赴融入改革大潮,营造了纵向高效联动、横向破壁交融的局面。
在浙江,衢州改革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其率先将投资项目审批、企业注册登记及后置审批、不动产交易登记及其他综合事项工作,委托至行政服务中心“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形成“统一收件、按责转办、统一督办、统一出件、评价反馈”的业务环节,实现了从“跑部门”到“跑政府”的政务模式改变。
而享有“移动支付之城”美誉的杭州,则在全面推进实施“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改革专题上,共计精简办事材料669件,取消纸质类证明材料174种,可在移动端随时办事项53个,真正跑出“杭州速度”,促使办事材料和环节“瘦身”,实现“足不出门办”……
这两年楼市去库存速度加快,杭州在不动产登记量增长迅猛的情况下,却跑出了不动产登记全国最快纪录。“原来房屋交易40分钟,税收30分钟,不动产登记50分钟,同时满足受理条件,总耗时约120分钟。现在多部门联办,办一本登记证全流程只需60分钟,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数据共享,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路的目标。”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窗口管理处处长党晓荣表示。
从“政府承诺”到“制度重构”
2017年10月下旬,浙江省国土、住建、通信、供电企业等就联合下发意见,明确各市、县(市、区)在办理不动产登记过程中,涉及电水气、数字电视、网络宽带等业务可以联动过户,这标志着由国网衢州供电公司推动实施的“房电水气”联动过户服务,正式作为一项制度在浙江全省全面推开。
此外,浙江省政府还以政府承诺为突破口,以“最多跑一次”改革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倒逼政务模式改变,并最终落脚于政务制度的重新构建。一年多以来,浙江统筹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归集、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标准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驰而不息抓改革落地、制度建设。其中,打破“信息孤岛”、政务数据共享,可谓是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核心“突破口”,为制度重构提供了基础支撑。
据悉,今年浙江省政府还将集中攻关“数据壁垒”。前期经过相关部门多番整理数据需求和数源确认,目前浙江省个人综合库、法人综合库、信用信息库数据归集基本完成,已经开放57个省级单位、3600余项数据共享权限,首批25个省级部门45个“信息孤岛”已基本对接,93套市级系统、34套县级系统与“一窗受理”实现平台对接。
从“政府思维”到“群众视角”
浙江省编办主任鞠建林表示,“最多跑一次”改革最鲜明的导向是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最鲜明的特征是以群众感受为标准、倒逼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最鲜明的成效是全面弘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他看来上述特征与成效,与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则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也宜换位思考、从“政府思维”转向“群众视角”,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
如今,“最多跑一次”改革已成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抓手”和工作导向的“突破口”,未来还将在此基础上,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推动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为浙江全面开创深化改革工作新局面提供重要保障。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方问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