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箭双星 北斗三号新年首发成功
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感受壮观发射场面
董纯蕾
■ 我国今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 袁婧 摄
  本报西昌今日电 (特派记者 董纯蕾) 北斗导航卫星新年首发成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年首发成功!

  今晨7时18分,我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第27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卫星入轨后,经测试及入网验证,可对外提供服务。按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次首发成功,也正式拉开2018年度北斗高密度发射序幕。到2020年左右,将完成30多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北斗三号系统建设,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与北斗二号系统相比,北斗三号系统将实现卫星组网的从区域走向全球,且综合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设计理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建成后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为用户免费提供约10米精度的定位服务、0.2米/秒的测速服务,并且将为付费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等级的服务。

  今年成功实现2018年首发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娘家”就在上海——由位于张江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同时,卫星采用了多项来自上海的核心技术和配套设备。如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承研的高性能氢原子钟,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承研的模拟式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

  此次发射的配套运载火箭则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2次飞行。

  (相关报道见第5版·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家装专版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专版
梅花香自凌寒立
越是艰险越向前 狭路相逢勇者胜
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
上海积极推动 设立金融法院
牢牢把握“三个一以贯之”的要求
一箭双星 北斗三号新年首发成功
黄浦江上 “凌波微步”
给万豪好好上堂 “一个中国”课
经济压力大 不想生二孩
滨江公共空间 将添文化走廊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一箭双星 北斗三号新年首发成功 2018-01-12 2 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