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低首付”政策给力
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取消,是很多购车人当下最关心的话题之一。2017年,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征收7.5%的购置税。从今年1月1日开始,燃油版本汽车购置税恢复至10%。以消费者购买一辆售价为10万元的汽车(1.6升及以下排量)为例测算:2017年12月31日以前购买,可以享受7.5%的购置税优惠,即需缴纳6410元购置税;而2018年1月1日以后的购置税为8547元,消费者要多缴纳2137元购置税。
不过,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车依然可以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
此外,新修订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从1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办法,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商用新能源汽车最高贷款比例发放为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这意味着从2018年起,新能源车将单独考核,并享受更高的车贷比例。
光靠补贴难以为继
此次新发布的免税公告,其实是对现有优惠政策的延期,也表明了国家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态度,但经过几年的补贴扶持,新能源车无序发展的情况也将得到遏制。过多过宽的补贴政策催生了诸多不合理的现象。部分企业受利益驱使,虚构产销量骗取财政补贴的现象严重。有业内专家透露,2018年财政补贴政策正在收紧。政府倾向鼓励高里程、低能耗车型。取消地方补贴也是大概率事件。
事实上,国家在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同时,也在研究建立以非补贴政策为主的“政策工具包”。其中,2017年9月公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双积分政策”)被普遍认为是激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该项政策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2019年开始正式考核。
专家认为,“双积分政策”实施以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通过积分制借助市场的力量倒逼企业,推动企业加速电动化转型,政府补贴也将逐渐退出,通过市场调节激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重心正在调整,国家将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