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度解读M2变化
央行发布的2017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9.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06万亿元,同比增长3.4%。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M2增速下降,反映了去杠杆和金融监管逐步加强背景下,银行资金运用更加规范,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由此派生的存款减少。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例如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对存款的分流作用可能持续存在等。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
支持经济力度不减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减弱,2017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5.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8个百分点。
从贷款结构看,阮健弘认为,金融机构对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规模收缩。
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在市场关注的房地产信贷方面,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大降。2017年12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房地产贷款5.56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1.1%,这个占比比2016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上一年回落14.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上年末高8.8个百分点。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