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吧
业主 设备间噪声昼夜不停
2016年,刘女士夫妇花了1700多万元购买了彭江路399弄15号大宁金茂府(西区)顶楼新房。去年5月交房时,刘女士夫妇发现开发商在顶楼平台搭了一设备间,设备间的机器轰鸣声透过墙壁直穿入其新家。在刘女士家中采访时,记者发现四个房间及客厅位置都能不同程度听到持续的低频噪声,即便关上窗户,也并未感觉声音有所消减。在顶楼平台设备间门外,记者看见设备间四周已被隔音挡板罩住,但还是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低频轰鸣声。
刘女士介绍,当初购置这套新房时,在小区沙盘模型上根本没标识出顶楼平台有设备间,而且开发商在公示小区可能对业主产生不利环境因素里,也没说明这一点。“原本销售人员说顶楼会建一空中花园,现在花园的影子是一点儿都没有,只剩这恼人的设备间噪声了。”刘女士忿忿说道。
开发商
室内噪声值符合标准
在发现低频噪声问题后,刘女士夫妇也及时和开发商取得了联系。对方态度非常诚恳,表示会尽快解决。“买这房子主要为了孩子升学,担心耽误孩子上学,所以在问题没解决前,我们就先交房办产证了。”刘女士说,开发商一直信誓旦旦表示能解决设备间噪声问题。数月过去了,刘女士发现低频噪声依旧存在。与开发商代表强烈交涉下,对方表示无法解决刘女士的诉求,不过可以给其换房。“当我们真要换房时,开发商又说涉及差价税收问题,关键是产证办下来是没那么容易换房的。”刘女士夫妇重燃的希望又被一盆冷水浇灭。
刘女士告诉记者,开发商委托第三方机构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做过室内噪声值检测。检测结论显示,各测点的室内噪声(昼间和夜间)均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中的标准。但对于这个结论,刘女士夫妇并不认可。
随后,记者致电中国金茂华东区副总杭先生了解情况。杭先生表示,刘女士新房中的低频噪声并不来自设备间,祸首是一旁的高架。“工作人员把设备间机组关停后,屋内依旧会有声音,可见并非是那些机器造成的。”杭先生强调,个体的差异会造成对噪声感知的不同,开放商也做了不少措施尽可能降低噪声出现。
专家
低频噪声有严格界定
据业内人士介绍,低频噪声分贝数并不高,但可穿墙透壁。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声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上海市静安区环境监测站噪声监测负责人陈伟箭表示,《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并不属于环保标准,因而并不能作为室内低频率噪声是否达标的依据。目前,《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为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而且对低频率噪声做了严格的界定和检测方法。“市民可以自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做噪声检测。即使检测达标,也不代表对日常生活就不会产生影响。”陈伟箭强调,开发商有责任和义务做好隔音措施,降低噪声的产生。
本报记者 季晟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