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思考许久,还是决定向您写信反映一个我认为不应该发生在烈士陵园的情况。
去年年底,我们单位组织部分职工一同来龙华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那是我第一次来到龙华烈士陵园,原来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来缅怀先烈,不料,刚进园门口就听到外放音响的歌舞伴奏声,随后,看到一群阿姨爷叔在通往纪念广场的必经之路上欢快地跳着舞。当时我都震惊了,这不是陵园吗?不应该庄严肃穆吗?如果是锻炼身体打打拳什么的,比较安静的运动,我倒也不是特别介意,但是,当时这种歌舞升平的场面,真是非亲历者所能体会。试想,要是谁家亲人安葬在此,看到如此嘈杂的场面,那估计真是会气得不行……”
这是一封市民来信,反映的情况正是令龙华烈士陵园管理方头疼的问题——虽然去年11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明确“不得在烈士陵园等庄严场所开展广场舞健身活动”,但仍有不少市民不听劝阻,在陵园核心区域跳舞健身。嘈杂的场面和烈士陵园本该有的庄严肃穆格格不入。昨天,龙华烈士陵园请来龙华街道、派出所等各方召开座谈会,希望能“群策群力,规范园区健身文娱活动工作”。
龙华烈士陵园保卫科科长谢辉介绍,有二十多支团队活跃在园区内,“有跳广场舞的,跳交谊舞的,打羽毛球的,扯响铃的,打太极拳的……”他们各自占据地盘,每天一大早就有人来跳舞健身。音响一开,一群阿姨爷叔开始跳舞。“还有人在碑林里吹萨克斯风,声音大得不得了。住在附近的居民都受不了。”
在龙华烈士陵园一号门通往纪念广场的道路上,有一片香樟林,这里是健身文娱团队的“风水宝地”。成片的香樟树林,茂密青翠, “这里的香樟树都很大,夏天遮阳,冬天挡风,场地开阔,地面平整,因此成为跳交谊舞居民最喜欢的地方。”龙华烈士陵园开放管理部主任李俊说,在这里跳舞的有两个团队,其中一个团队有200多人,经常来跳舞的有100多人。
而这片香樟林正是通往龙华核心区域的必经之路,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的人群,嘈杂的场面和烈士陵园本该有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反差很大。龙华烈士陵园也因此经常收到来祭扫的市民和烈士家属的投诉。
据市民政局优抚处副处长钦培坚介绍,2011年开始实施的《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不得从事与纪念烈士无关的活动”。去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通知后,陵园管理方将《通知》里的相关内容做成展板,但跳舞的居民要么将展板撕了,要么将展板挪到一边,继续跳舞。
在这里跳舞健身的大多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年龄在60岁以上的居多,李俊说,最年长的有八十多岁。“我们保安劝阻过的,但对方根本不听。”在园方拍摄的视频中,保安背着手,而居民情绪激动,指指点点,还有人伸手遮挡镜头。
1月16日,陵园管理方和晨练居民召开座谈会,向居民介绍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文件精神,但居民仍然希望在陵园活动。
伍少功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伍仲文的侄子,他说:“我姑妈就是在龙华就义的,二十四烈士中她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她身上中了13枪。中第10枪时,她还在高呼口号。我每年都来祭扫。这里是烈士安息的地方,应该是宁静庄严的,但这些人在此跳舞,他们考虑过我们烈士家属的感受吗?”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