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民盟上海市委提案呼吁扩大湿地保护红线范围
~~~民盟上海市委提案呼吁扩大湿地保护红线范围
~~~民盟上海市委提案呼吁扩大湿地保护红线范围
     
2018年01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在湿地上的都市” 期待更全面的保护
民盟上海市委提案呼吁扩大湿地保护红线范围
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
  “2012年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总面积已达46.46万公顷,实为‘建在湿地上的都市’,总面积相当于陆域面积73%,但是还有一半以上面积的湿地,在湿地保护红线外,未被以刚性方式保护。”民盟上海市委在提交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提案,呼吁加大申城湿地系统保护力度,逐步优化调整扩大保护红线范围,实现全面保护。

  民盟上海市委经过调研发现,虽然上海湿地的拥有量比较大,在缓解城市土地紧张、保证农业生产、稳定长江河势、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城市化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直接导致部分湿地的土地利用性质发生变化后,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虽然《上海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保护修复的分工,但仍然存在湿地保护管理的管辖权多且分散,容易造成管理主体职责不明确,各相关部门管辖范围相互交叉,甚至冲突,一旦出现问题,不利问责。

  “上海近年来湿地保护的相关机制一直在不断完善,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不利于有效、规范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提案指出,为加快实现建设“生态之城”的目标,确保申城湿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降低,必须加大申城湿地系统保护力度。

  为此,民盟上海市委提案建议根据湿地的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尽快明确、出台并发布本市不同级别的湿地名录,提出相应管控要求,实施自然资产确权登记,建立跟踪监测评估考核体系,并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内容,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另外,在已划示的事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湿地保护红线基础上,对于脆弱区以及其他重要生态区域内的湿地,可随生产力提高、湿地保护能力增强,逐步优化调整,不断增加湿地保护红线范围或实施类似红线管控制度。对红线外名录内确需调整利用的,要依程序科学论证,并作相应功能补偿,确保湿地总量不减少,服务功能不降低。

  提案还建议落实国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按照湿地性质、功能和面积,根据跟踪监测评估考核情况,建立综合生态补偿机制。对分散在各部门各自管辖的各种湿地,应通过加快推进地方性立法,打破部门利益,明确上海湿地的法律定义、划定湿地范围,根据各自职权,依法管理好、平衡好上海湿地空间。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为新征程助力 为新时代发声
年轻声音 履职热情 使命光荣 责任重大
“建在湿地上的都市” 期待更全面的保护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关注A04“建在湿地上的都市” 期待更全面的保护 2018-01-22 2 2018年01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