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这群来自俄罗斯的“天鹅”在文化广场完成了此次中国巡演的谢幕演出。艺术总监康斯坦丁·乌拉尔斯基长吁了一口气,无奈地笑道:“没想到首次中国巡演就会遭遇这样极端的天气,就连常州这样的南方城市也寒冷逼人,‘百年一遇’被我们遇上了。”
天气出难题
为了此次为期大半个月、周转11个城市的中国巡演,阿斯特拉罕芭蕾舞剧团做了充分准备,乌拉尔斯基为此重新调整了布景,强化了演员的训练,他坚信这台“首现黑白天鹅同台共舞”的小颠覆版《天鹅湖》,能克服“水土不服”,获得中国观众的喜爱。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艺术上的创新并没给中国观众带来“不适感”,而天气却给他们出了不小的难题。
1月19日,首站北京,冷空气骤袭,舞团从大连、常州、杭州等地一路南下,暴雪、霜冻亦紧随而至。临沂站演出结束当晚,为确保次日能顺利到达大连,人和布景分两路出发,演员当晚坐大巴赶到徐州,抵达时已是凌晨,次日搭乘最早航班飞到大连。布景则一路运到青岛再由飞机转运大连。可惜,大面积霜冻让飞机频频延误,演员队伍从早上9时被延误到下午3时才起飞,当晚几乎在开演前一小时才赶到大连剧场。所幸走青岛这一路的布景还算顺利,这才确保了演出的顺利进行。
剧场受考验
风雪、霜冻带来的极端低温天气,让不少巡演站的剧场也经历了考验,常州的演出在凤凰谷大剧院举行。“天鹅”们抵达的当天气温达零下5摄氏度,这对一座南方城市来说也很少见。
为确保演员筋骨松弛,肌肉不因低温而痉挛,芭蕾舞演出对剧场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即便集中电力将大剧场的空调开足,也还是没能达到规定的24摄氏度。
为此,中方团队只得出动小分队全城“搜索”暖风机,谁知天不遂人愿,跑了三个商场只买到两台大功率暖风机。眼看演出在即,剧院一边加厚幕帘,一边从各个办公室搬来大大小小的取暖器,“合力”提升剧院温度。而演员们则提前互相搓身,增加热身时间。就这样,“天鹅”们第一次在暖风机前“翩翩起舞”。
过程虽艰难,结局却不错。这一版《天鹅湖》所到之处都受到了赞誉。乌拉尔斯基笑着说:“但愿下一次,我们中国之行的路会好走一些。”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