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米-8直升机:“空中AK-47”
李鹏
苏联V-8原型机试飞成功
  “无论冬季寒日还是深秋雨夜,天上总有‘老八’在飞,一次一次地拯救生命”,“来了来了,又是‘老八’!接好绳子,甜心……”这是俄罗斯功勋飞行员波切科夫的回忆,在他的心目中,绰号“老八”的米-8直升机无疑是“航空杰作”,即便问世于近50年前,但依然奔波在地球各个角落,无数飞行员为之倾倒。

  这玩意真不赖!

  米-8系列产量超过1.7万架,使用国多达80个,被形容为“空中AK-47”,但不为人知的是,该机的设计构思却是不经意间完成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民航局希望发展中型通用直升机,但这需要军方配合,因为光为民航搞新型号太浪费。然而,苏军觉得现役米-4和米-6直升机够用了,对民航的建议兴趣寥寥。经过一番努力,1958年2月20日,苏联部长会议总算同意由米里设计局开发载荷1.5~2吨的军民通用直升机,代号“V-8”,但为了省钱,责成米里设计局在米-4基础上搞开发,只许小范围内发挥“创新”。

  V-8的项目负责人是库兹涅佐夫,设计师是雷米佐夫(后来换成尼基弗洛夫),他们尽量沿用已有直升机的部件。1961年6月24日,V-8首飞成功,当时该机只有一台发动机,设计局“当家人”米里却发现V-8的潜在价值,他巧妙地将V-8推荐给新闻界,利用媒体制造声势,从而影响决策层。7月9日,V-8参加图希诺航空节,为赫鲁晓夫等领导人做飞行表演,一下子打开“机会之窗”,赫鲁晓夫说:“这玩意真不赖!”

  “黑鹰”不是对手

  1961年底,V-8开始国家试验,库兹涅佐夫有先见之明,觉得要再加一台发动机,提高直升机的安全性,最终定型为米-8。米-8的速度是米-4的1.5倍,运力比米-4高2倍,与西方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

  1965年,米-8参加法国布尔歇航空节(今为巴黎航展),“米里斯基”(西方戏称)大获好评,从此走向世界。几十年来,米-8以坚固耐用、性能可靠派生型号多等优点征服了客户,最大特色是对技术保障依赖度低,也许美国“黑鹰”直升机更时尚些,但在条件落后的偏远地区,只有米-8能在简陋的保障条件下正常工作。

  勇敢者的“雄鹰”

  从各种角度看,米-8系列都是地球上应用最广的直升机,先是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接着又是乌兰乌德和喀山飞机制造厂加入生产行列,并推出130多个衍生型号。

  在世界各地的冲突中,总能看到米-8的身影。而在遥远的边疆区,米-8为石油工人和建筑工作者运来急需的补给和家人来信。每当灾难发生,米-8总是冲在救援队伍最前面,给遇险者带来生的希望。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10月2日,苏联空军大尉沃罗比约夫驾驶的米-8向废墟里投掷覆土时,旋翼不慎撞到一根起重机吊索,直升机失控坠毁在距爆心仅有三米的地方,多名乘员死伤。目睹了战友坠机后,勇敢的苏联飞行员没有退缩,继续驾驶米-8直升机升空,完成任务。

  今天,年轻的俄罗斯设计师继续为挖掘米-8直升机潜力而工作。最新式的米-172A2直升机采用数字化玻璃座舱,在减重的同时,改善了飞行员的驾驶体验。在忙碌的生产线上,一架架机体排列整齐地接受组装,飞舞的五叶旋翼将继续把米-8的“不老传奇”传播四方。李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健康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
“吗哪行动”:轰炸机拯救荷兰饥民
滑稽的“军营禁忌”
米-8直升机:“空中AK-47”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1米-8直升机:“空中AK-47” 2018-02-12 2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