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胜介绍,世卫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更加均衡。2017年5月,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了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排行榜,认为中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医疗质量不断提升,是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整个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非常核心的环节。王贺胜介绍,2017年,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实行了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使公立医院过去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政府补助三个补偿渠道改为了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实现了新旧体制的平稳转换。
王贺胜表示,以病人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通过开展预约诊疗、日间手术、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整体看全国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尽可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疗资源供给不断增加。2016年,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和床位数分别为2.3人和5.4张,分别较2010年增长了27.8%和50%。二是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一方面做加法,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另一方面做减法,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了28.8%,比新一轮医改前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三是患者得到了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通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等多种措施,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质量安全持续改进。通过加大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和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目前全国一半左右的县医院能够开展颅脑肿瘤和颈椎等复杂手术,医疗服务更加公平可及,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在本区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有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更加注重了医学人文关怀,改善了群众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