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红房子医院产房在忙碌中感受迎“新”的快乐
~~~——红房子医院产房在忙碌中感受迎“新”的快乐
~~~——红房子医院产房在忙碌中感受迎“新”的快乐
~~~——红房子医院产房在忙碌中感受迎“新”的快乐
     
2018年02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0时32分,迎来第一个“狗宝宝”
——红房子医院产房在忙碌中感受迎“新”的快乐
左妍
  0时32分,伴随着一声啼哭,红房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迎来第一个“狗宝宝”。“3480克,是个妹妹!”此刻的产房,比平常更加洋溢喜悦和感动。春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是产科医护人员仍坚守岗位,昨夜今晨,记者随他们一起,在忙碌中感受迎“新”的快乐。截至今天上午9时30分,红房子医院黄浦、杨浦两个院区已分娩8个“狗宝宝”。

  产房:“像打仗一样”

  “宫口开全,进产房。”昨晚11时多,一名孕妇被推入产房,做丈夫的紧张得坐立不安。产房墙上的电视画面充满年味,但没有人留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孕妇身上。助产士洪小丹检查评估好产妇状况,鼓励她坚持。“加油,用力!屏住,再来!”对她和同事们来说,除夕夜和平常没差别,产房365天无休,现在顺产的多,“像打仗一样”的状态早已习惯。

  0时32分,“狗宝宝”顺利出生,焦急等待的家人松了口气。助产士迅速为产妇缝合伤口,妥善处理好术后工作,但还不敢松懈。“后半夜可能更忙。”洪小丹说,春节期间聚会活动多,孕妇容易引起宫缩,半夜送来急诊的不少。

  助产士,是第一个拥抱新生儿的人,也是战场上的“指挥官”,每场“胜仗”背后,都有她们的功劳。“心里只想着母婴平安健康,有时候比产妇和家属还要急。”一名助产士告诉记者,有产妇42天检查时会带着宝宝来看望她,这就是她最快乐的时刻。

  新生儿科:跟着一起忙

  41岁的石礼锋是除夕夜的新生儿科值班医生。“这个宝宝,由于妈妈产前高烧,所以留下来了;那个是刚下来的,呼吸有点不好,要观察……”石礼锋指着一个皮肤雪白的女婴,告知孩子父亲,“别太担心,情况应该会好转。”

  石礼锋的除夕也是在医院度过的。年夜饭是单位的套餐,用他的话说,做医生这么多年,过年值班“根本不是事”。只不过,一圈忙完,想再去点几个漏抢的“红包”,早就没了。

  所幸,节日里由于剖宫产的数量少了,新生儿科并不是很忙。“小年夜那天忙坏了,一天送来20多个。”石礼锋说,产妇生完孩子,通常要送入新生儿科观察2小时,再送回妈妈身边。红房子医院收的危重孕产妇数量多,再加上近年来二孩效应叠加,产房压力大肯定不用说,新生儿科也跟着忙碌。

  病房:护士啥都要管

  午夜,产科病房一片寂静,31岁的护士孙姗姗却忙着巡房、做记录。春节期间,只要是能走动的病人都申请出院回家过年,只有产科不一样。“待产的、刚生完的,都需要住院。”孙姗姗说,自己的宝宝才1岁半,尚处在十分粘人的阶段,但她只能请母亲帮忙带孩子。

  正说着,一位保胎的孕妇家属奔过来,“见红了,怕早产。”孙姗姗走进病房,一边为孕妇做检查,一边轻声细语地与她交流。“别紧张,现在快36周了,假如有了规律宫缩,生下来也是健康的!”孙姗姗告诉记者,来保胎的孕妇大多紧张,害怕流产;新手爸妈大多焦虑,有关宝宝的问题特别多,作为护士,啥都要管。她忙里偷闲,刚和孩子视频了几分钟,又被家属叫走了……

  记者踏出医院,时钟划过了凌晨3时,产科的忙碌没有结束。这就是白衣天使的新年,他们牺牲自己与家人的团圆,换来了更有意义的一家又一家的相聚。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08版:漫画/新民印象
   第A09版:漫画/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连载
   第A16版:阅读
0时32分,迎来第一个“狗宝宝”
上海也是我家 家干净心安乐
“伏”字新解:人犬相伴应趋利避害
“草窝酒酿”难得见 农家新年灶头香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30时32分,迎来第一个“狗宝宝” 2018-02-16 2 2018年0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