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震肢残患者“完整”回归社会
施捷 罗燕倩
  十年前,汶川地震中7位受伤严重的患儿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专家的救治,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这些孩子全部康复出院。然而遗憾的是,其中的王光星、李雯茜2位小朋友,却永久地失去了右上肢和右下肢。

  十年后的今天,在逸承专项基金的帮助下,这2位地震中失去肢体的患者,被免费安装上了义肢,他们的未来将充满希望,他们的人生重新启航。

  儿科医院从2002年首项慢性肾病专项基金成立以来,已建立了近50项针对不同疾病的帮困基金,覆盖了医院20余个临床科室,资助6000余名患儿,捐赠资助金额达1.3亿元。图为王光兴用新义肢与骨科主任王达辉握手 

  本报记者 施捷 通讯员 罗燕倩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郊野大地|新春走基层——寻访上海“中国特色小镇”特别报道
   第A09版:郊野大地|新春走基层——寻访上海“中国特色小镇”特别报道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地震肢残患者“完整”回归社会
用科学预见来解释“八岁看到老”
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不再“捆绑”
首批罕见病专科门诊公布
如何正确运用中医药防治流感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地震肢残患者“完整”回归社会 2018-02-28 2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