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该区获悉,无违建创建也成了普陀区综合治理的平台,“三合一”、“居改非”、地下空间、“占道亭棚”、电瓶车充电、无证经营等问题,一并纳入治理,综合推进,仅今年1月份,全区已整治“居改非”409处,取缔沿街无证经营315处,消除“三合一”1072处,取缔无证餐饮239处。历史上不少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隐患、矛盾,通过无违建创建活动,得到了根治。
“先拆‘心墙’,再拆‘违墙’”。这是石泉路街道为无违建居村创建开展的“八步工作法”的精髓,精准拆违,让被拆违者心服口服。
石二小区有一对独居老夫妻顾老伯和他老伴,多年前违章搭建了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阳光房违建。城管石泉中队队员王磊第一次上门送达拆违告知书时,顾老伯就直接将告知书狠狠地丢在他脸上:“你们要是敢拆,我就和你们同归于尽。”
王磊和同伴们经打听才了解到,几年前,顾老伯的老伴得了重病,为了能陪老伴晒晒太阳、说说话,顾老伯特意搭建了这个阳光房,他当然不会同意拆除。再次上门走访时,王磊和同伴们不仅表达了对顾老伯行为的理解,还送上了慰问金,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关心老夫妻俩的生活和病情,甚至在老先生去医院为老伴配药时,一次次上门替他照看老伴,取得了他们对拆违工作的理解。顾老伯最终主动配合拆除了阳光房,而且是小区里第一个带头拆违的,王磊也和顾老伯成为了忘年交。
党员带头拆违、“公字头”违建坚决拆除的事例,在无违建创建活动中比比皆是。甘泉街道新长居民区83岁的老党员沈宝珍因为腿脚不便,购买了一套在底楼天井原先就有小屋的房子,听闻小区拆违后,她没有丝毫犹豫,带头封了门、拆了违。在老党员们的带领下,小区拆违工作“悄无声息”地稳步推进。
拆违同时,各街镇还注重建设民生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真如镇街道去“店”还“路”,仅用2天,就将占道的16家违建门面封了门,4天就将所有违建全部拆除,楼上违建居民的窗户全部换新,一楼沿街重新修葺围墙,修复工作全部完成,大大改善了存续近20年的脏乱环境,周边居民一致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