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获历史性成就
“过去五年,立法工作取得历史性的成就,立法的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效果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介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一批重大立法项目相继出台,保障宪法实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基本确立,制定了民法总则,民法典编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许安标说,至今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部,修改法律127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6件,做出法律解释9件。“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达到263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污染防治不是一蹴而就
十二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吕彩霞介绍,过去五年制定的立法规划中,有18个项目涉及环境生态保护,占到整个立法项目的18%以上,特别关注人民关切,如强化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处罚力度。
“污染防治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不是一蹴而就的。”吕彩霞说,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更注重问题导向,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突出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就垃圾处理问题,也将加快制定有关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法律。
电子商务、证券法过二审
立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介绍,过去五年,财经委负责起草和审议法律共33件,占整个立法项目的三分之一,17件法律通过审议并已颁布实施。“大家关心的电子商务法和证券法,已经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二审。”
“作出授权决定也是立法的一种形式。”乌日图举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就是要通过深化对外开放,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了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的决定。
立法保障司法体制改革
“五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超英介绍,着力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包括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完善惩治腐败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等,还作出一系列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
就文化立法,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吴恒介绍,已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修改文物保护法和档案法,改变了文化领域立法长期以来较为薄弱的局面。
特派记者 范洁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