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村山歌》,一首有关白杨村爱情故事的民间长篇叙事诗,一篇经几代人吴语口传流传下来的汉族长篇叙事诗。
男主是整日忙于生计的摇船工薛景春,女主是白杨村远近皆知的颜值担当、劳作能手方大姐。原本各自忙碌的两人,却在不经意的对视中擦出了爱情火花。可在媒妁之言的年代,这段情缘戛然而止于父母之命,女主被迫嫁给了富甲一方的当地财主杨敬文,而男主落得遭痛打、致眼瞎的悲凉结局。
故事底色颇为伤感的《白杨村山歌》略有几分长、恨、歌之气韵。说其“长”,全歌分“卖田瓜”、“织手巾”、“汏手巾”等十八个篇章,全篇歌词长达3100多行;说其“恨”,遗憾的不仅是故事主角未能执手偕老,更是这吴语长歌自“山歌大王”朱炳良于1987年离世后已许久未被人完整演绎;说其“歌”,与众多山歌演唱时多穿插朗读不同,《白杨村山歌》则是一唱到底。唱词上运用了大量方言俗语,穿插了诸多历史、戏曲典故,在诉说爱情故事的同时,极其生动地展现出吴越地区的民俗风情、人文景观。
《白杨村山歌》不仅推翻了“汉族无民间长篇叙事诗,江南无民间长篇叙事诗”的错误论断,还深刻影响了诸多文学作品,在蜚声沪上的《芦荡火种》《阿必大》《卖红菱》等经典沪剧作品中均有唱词出自《白杨村山歌》。昔日阡陌交通中处处可闻的《白杨村山歌》,虽在当下四通八达的互联网时代其音渐稀,但幸好已列入“非遗”名录,再经有意识的传承,再度完整唱起,或许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