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淘老古
杨云棠
  杨云棠

  友人相邀在一品茶道会馆边品茗,边淘老古。淘老古是浙江舟山土语,意思是闲说陈年旧事。这次说的是1962年在文庙学书法的事。

  当年,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与南市区文化局联合举办书法系列讲座。主讲者书法大家沈尹默教授。他曾留学日本,任北大教授,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曾与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创办《新青年》杂志。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的书法艺术,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组长谢稚柳教授评: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本人有幸聆听沈老系列讲座,且目睹沈老当场挥毫。沈老开讲的第一句话:字是千里面目,你们要面目清秀,就得好好练字。然后,沈老讲起练字的故事:陈独秀说他新诗写得好,但字俗,意思字写得不好。于是,他发奋练字。主张练字要厚古薄今,从源头找感觉。从篆文学起,然后再学隶书、楷书、行书,最后再学草书。草书没有楷书的功底,绝对写不好草书的。

  初学写字可以从蒙字(描红)开始,然后临帖、默帖,最后才是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

  沈老希望他的得意弟子胡问遂不学他的字体,要他从古学起,还告诫我们要提腕写字。这里,沈老还讲了与钱三强之父钱玄同在杭州写字比赛的故事。一次,他提腕写输给了钱,又一次写大字,钱习惯于不提腕,就不行了,就输给了他。以此,勉励我们提腕写字。令我们感动的是,当时,沈老的视力已极差,那天挥毫,他连桌上的砚台都找不到,要让助手协助。这样的视力书写得依然隽永洒脱。他还请来了孙中山随从秘书田桓讲课挥毫。田桓是当代书写篆文最好的书法大家,他的开笔与众不同,只开一半。这也许是写篆文的需要。田桓为孙中山镌刻大元帅印和孙文印。同桌友人羡慕说我眼福耳福都不浅真幸运!

  当年,胡问遂先生还只是系列讲座助教,他师从沈尹默教授,为其入室弟子。那时,他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书法教师,任上海出版学校和上海市青年宫书法教师,出版了《大楷习字帖》,发行量达100多万册,当时,就很有名气。后来成为当代书法大家,访问过日本,在香港举办过书法展,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1986年、1995年两次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等等。嗣后,任上海市文史馆员。一晃,已是胡问遂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胡先生书法艺术成就斐然,学生遍及美国、日本、新加坡及港澳地区等,值得好好纪念。尤其是我应感恩胡先生对我的帮助与支持。

  我曾经想组织一次全市的书法挥毫示范表演,第一个想到的是胡先生。特意去拜访胡先生时,大师对我说:有些问题尚未解决,不便抛头露面。这样吧,书写一张条幅,代表心意到了。顺便还给我写了扇面,是毛主席的长征诗。

  那次挥毫表演邀请到任政、周慧珺、张森等十多位名家,盛况空前。

  另有一次,香港朋友很想会会胡先生,相邀于国际饭店聚首。届时,胡先生还带来国画家曹先生,畅谈甚欢。

  在香港客人盛邀之下,胡先生慷慨挥毫赠字,给足了我的面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书的故事
留孩儿
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淘老古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惜物美学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淘老古 2018-03-19 2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