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开学季上海老年大学报名火爆 凌晨三四点排队~~~
开学季上海老年大学报名火爆 凌晨三四点排队~~~
开学季上海老年大学报名火爆 凌晨三四点排队~~~
开学季上海老年大学报名火爆 凌晨三四点排队~~~
开学季上海老年大学报名火爆 凌晨三四点排队~~~
开学季上海老年大学报名火爆 凌晨三四点排队~~~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季上海老年大学报名火爆 凌晨三四点排队
老年人弹唱跳舞样样学
李若楠 徐鸣慧
扫一扫 看精彩内容
  学习热情不输在校学生,比很多白领生活还丰富多彩,比很多同龄人更有活力,你甚至很难猜出他们的年龄。3月开学季,申城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又火热起来,有的为了秒杀名额凌晨三四点就来排队,有的周一至周五都排满课。

  开学第二周,记者走进老年大学课堂。上午9点,悠扬的合唱声从市群艺馆老年文化艺术大学歌曲演唱班中传来,几名学员正在演唱,体态优雅的她们让人很难与传统印象里的“退休阿姨”划上等号。

  鹅黄色高领毛衣、黑色毛呢短裙、过膝高跟皮靴,55岁的黄玉玲总被人说“最多四十来岁”。小时候考上艺术院校却因家人反对而放弃,为了实现儿时梦想,退休后黄玉玲在多个老年大学报了名,工作日课程都排满了:周一学声乐演唱,周二形体芭蕾,周三朗诵,周四京剧,周五时装表演。

  73岁的沈伟珠退休前在科研院所工作,她小时候也有歌唱梦。跟着老师从最基本的发音嘴型学起,一边洗衣服做家务一边练习记歌词,现在不仅歌唱得越来越好,人也更开朗了。“同事们都说我比上班时候更漂亮了。”沈伟珠笑着说。

  市群艺馆在徐汇区古宜路,学员有虹口的、浦东金桥的、松江的、闵行吴泾的,单程都超过1小时。“每周就一次课,必须风雨无阻呀。”家住虹口的伏敏之今年61岁,还加入了社区合唱团,排练、参加演出,过得比上班还充实。

  为圆梦,为充实生活,为锻炼身体,为有机会登台演出……上老年大学的目的各有不同,还有人笑说是为了“少得抑郁症”“防老年痴呆”。而在声乐班老师仲婉看来,不一定要唱得多好,最重要的是开心。教老年人声乐11年,76岁的仲婉还时常会被学员们的热情感染。现在她每周要教11个中老年班、500多名学生,最大的82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收费低、内容好,一些热门老年大学的课程报名堪比购买网红食品。“一点不夸张,凌晨三四点就要排队。”63岁的刘龙妹幸运地报上了上海老年大学普陀分校的钢琴班,完全没接触过钢琴的她梦想着“在家优雅地弹上几首曲子”。为此还特意买了两台琴,自己学了一段时间,带动外孙也学琴。

  近年来老年人对继续学习、提升自我的需求不断增强,申城很多老年大学上课人数持续增加。上海老年大学普陀分校自2011年搬迁新址后,报名人次从一千多增加到5281人次,报名人数3736人,很多老人报了不止一门课程。有限的资源、居高不下的需求,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一些学校不得不下“限令”,以文化艺术为特色的群艺馆老年文化艺术大学,从去年起规定每人每学期最多报两门课,每门课最多学两个学年。

  为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学校各出奇招。比如普陀分校增设了肚皮舞、出国英语、化妆等课程。出国英语会话班不从ABC学起,直接学基本交际、酒店入住、就餐等最实用的内容;中老年护肤美妆班,起初只教化妆技巧,后来发现很多老年人拿来的化妆品都是国外的,于是老师特意加了一节课,专门介绍化妆品中英文对照。

  学员的学习热情相当高,一些看似冷门的课程也能满班开课。萨克斯演奏班、中国画班的学员大多都是“零基础”。

  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徐鸣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老年人弹唱跳舞样样学
上海师资需求量仍很大
“最高”毕业典礼
“睡不好”两周以上要看医生
“大盒子”学校藏着未来的奥秘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老年人弹唱跳舞样样学 2018-03-19 2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