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潘国俭表示,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由于“二孩”政策、人口导入、老教师退休、新学校建成等综合因素,徐汇、普陀、长宁等部分市中心辖区反映,小学语、数、英老师存在一定缺口,有些区“小学科”的师资也出现紧缺,如体育、地理、音乐等。在招聘会现场,为了招到一名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师,凉城路第二小学校长亲自坐阵,更有不少学校招聘负责人无奈地表示,音乐和体育老师不好招,一上午也没收到几份简历。静安区市西小学招聘负责人说,该校小学科岗位需求突出,如果招不到合适的老师,可能就要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小学科老师紧俏,和音乐、体育学科专业老师的生源少、职业选择多元不无关系。”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学前教育阶段。潘国俭说,随着二孩生育高峰,新建改建幼儿园,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本市师资需求呈稳步小幅度增长,幼教师资需求仍然较为突出,以虹口区为例,今年计划招聘372人,此次招聘计划数为300人,其中幼教需求缺口大,计划招聘68人,占到整个招聘计划的1/5。但是,目前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并不多,上海承担幼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
参加这次招聘会的用人单位主要有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和中职校等,招聘单位有350家左右,师资岗位需求约为2000人。上海师资需求量大,但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才能确保优秀、合适的人才加入教师行业,因此,在昨天招聘会上,应聘者中不乏一些名校学生。同济大学的小朱说,他虽然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但是当一名教师一直都是他的理想。
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包括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为此,上海推出的“未来教师储备与培养计划”(又称“种子计划”),已经成为拓展上海教育师资的渠道之一,为非师范类院校优秀大学生加入搭建桥梁,使未来教师人才来源更加多元化,并鼓励体育、艺术类院校为学前教育输送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毕业生。
各个区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推出居住证政策、青年教师宿舍保障等留住优质人才。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还同步开设网络招聘,参会单位可免费在上海教育人才网(www.shehr.cn)发布招聘信息,网络招聘将于2018年5月3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