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召开“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呼唤更多市民身体力行
分类人人参与 环保人人得益
陶磊
梅陇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尚艳华
扬波小区业委会委员 戴海宝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研究室主任 王永文
市政协委员 安翊青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提升源头质量,改变居民习惯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3月,本市颁布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相关方案。新方案明确“四分类”标准,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目标至2020年底,全市16个区、214个街镇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90%以上。

  街镇职能部门、居委物业>>>

  短期易坚持难 分类任重道远

  区和街镇相关职能部门积累了一些经验,如设置单独的垃圾存放区域、配置专项垃圾收集车。物业是垃圾分类的“第一道防线”。有物业公司建议设置“红蓝榜”监督业主;有居委会代表建议主妇们多开动脑筋,巧用厨余资源,发酵回收。

  市民代表、环保组织>>>

  小手引导大手 争当环保种子

  市民们坦言知晓度高、参与度低。有市民建议,加强学校宣传,让孩子从小养成垃圾分类意识,并带动父母参与。

  申城的环保组织建议,垃圾分类必须持之以恒,来不得半点放松。人人都可以成为一颗环保种子,管理好自己产生的垃圾。

  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缺约束少激励 巧立法减税收

  市人大宝山代表组曾调研本市32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发现问题主要是:缺乏有效法律保障,湿垃圾处置技术与设施跟不上。代表委员建议,加强人大立法;同时提升湿垃圾的处置能力,构建相关数据库。

  本版照片 记者 陶磊 摄

  >>4-5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垃圾分类大家谈
   第A05版:垃圾分类大家谈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打响世界级城市群品牌
风好正扬帆 博鳌再启航
分类人人参与 环保人人得益
特朗普再挑贸易争端 美国农民急红双眼
《新少年报》影响我一生
民办优质学校 托管公办初中
脑瘫孩子踮脚 舞出生命节奏
“捐”出儿子8年 白发父母无憾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分类人人参与 环保人人得益 2018-04-04 2 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