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影响不大
中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总体属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对美国的依赖有限。中国汽车整车出口的主力市场主要在“一带一路”的沿海线路地区,比如伊朗、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从出口金额来看,2017年对美国的出口金额14亿美元,占比10%左右,从出口数量而言,2017年对美国的出口数量为5.3万辆,占比仅5%左右。相较于我国汽车市场年销近3000万辆的基数而言,出口美国汽车数量占比很小;因此如果开打贸易战对我国汽车业,特别是对整车冲击并不算大。
而美方则不同了,目前我国从美国进口整车数量较多,2017年共进口28万辆美系整车,在整车进口来源国中排名第二。若中美贸易战开启,美系车的进口份额将快速下滑,易被德系车替代。另外,美系三大车企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的支持。中美贸易战无疑将对美系汽车品牌在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特朗普此举可谓“损人不利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目前一些美国车企在对特朗普政府官员进行游说,希望阻止中美贸易战。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的首席执行官John Bozzella表示,“贸易战争将会对美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伤害。”福特汽车在声明中表示,希望双方政府能够共同解决两大经济体之间的问题。
零部件或受创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开打中美贸易战,对双方汽车零件行业冲击无疑是最大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第一大国是美国,占整个出口份额的25%,其中行走系统(车轮、轮胎)占比高达50%以上,这部分贸易每年有约150亿美元的顺差。中国汽车零部件很多都是来自国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口原材料在中国生产后出口,因此影响的波及面相对较广。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较大且主要依赖出口无海外生产基地的零部件企业恐受贸易战的冲击。
我国在汽车零部件的进口中,主要是来自日本和德国,美国占到第四位,2017年占比为7.3%,主要为传动系统、车身附件以及发动机零件等。另外,美系三大车企通用、福特以及克莱斯勒在华的合资公司都拥有着极高的产销量,对应的是同样庞大的零部件进出口数量。如果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双方后续都将提高汽车关税,对部分汽车零部件的进口也将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殃及新能源车
据了解,此次美国征收关税的商品将包括:航空、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由此业内认为,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承压。2017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乘用车为214辆,金额达到165万美元;向美国出口的插电混动乘用车为1042辆,金额为6115万美元,在所有出口国家中美国排位第一。中美贸易战一旦打响,正在致力于国际化发展的中国车企在美国的市场前景将蒙上阴影,短期内肯定有阵痛,但长远看,或将倒逼中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以及在降低成本,补短板,量能达产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广汽集团作为近几年国内唯一一家参加北美车展的中国车企,已正在为2019年其旗下汽车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而铺路。然而,对于美国设置贸易壁垒,广汽则表示需要重新考虑是否继续进军美国市场。作为国内新能源“一哥”的比亚迪,早已将美国发展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目前,比亚迪已占据美国纯电动大巴80%以上份额,如果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涉及新能源汽车,将对比亚迪会产生哪些影响,暂时还不得而知。不仅仅是比亚迪,连同拜腾、蔚来、法拉第未来等中国在美独资的新兴车企前途也增加了不确定性,长期来看,对海外市场的拓展还是会产生较大影响。
务必理性应对
从历史看,美国对贸易顺差的贸易伙伴挑起贸易战屡见不鲜,如日本、韩国;但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加速这些国家的产业升级。因此我们对一触即发的中美贸易战不必过分担忧。目前我国的外贸产品中,汽车类产品最具增长潜质。如果美方一意孤行挑起贸易战,中国汽车产业管理部门和车企务必理性应对:一是政府对汽车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大政策性的支持,如税收、金融等;二是进一步扩大汽车内需,减少因出口美国市场带来的冲击;三是加大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建设,开发其他国家汽车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四是加大跨国车企对华投资的开放力度,对本国汽车产业升级可以带来促进作用,也可以对投资国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
当前国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对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尽管近几年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但速度还不够快,投入还不够大,出口产品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也正因为如此,国际竞争力不强,需要有效预防不确定的风险,着力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技术附加值,加强行业自律,改变低价竞争,将是汽车出口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策略。当然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业,在国际汽车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