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肌症”的情况
杨秉辉
  杨秉辉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疾病问题备受关注。其实,老年人的伤害事件,亦不能忽视,作为老人自己当然更应加以注意。

  在伤害事件中跌倒是最常见、也是常常带来严重后果的后果。特别对于高龄老人、尤其是跌倒后导致下肢或脊柱骨折,以致卧床不起者,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等等。由于卧床不起,还容易血栓形成,引发心肺问题。骨折还可引发“应激性溃疡”,导致胃出血等等,甚至有不低的死亡率。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跌倒,除了一些因特殊的神经系统的病变外,许多是因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引起。据研究,我国老人肌肉萎缩、即所谓“少肌症”的情况颇为普遍。

  少肌症治疗乏策,关键在于预防,预防之法一是锻炼、一是营养。

  锻炼身体,通常是提倡“有氧运动”,如拳操、跑步、快走等。不过,为预防少肌症,还提倡做些肌肉锻炼,如用拉力器等器械运动即是。如今许多居民小区多有此类健身器材,应该加以利用。在自己家中备个弹簧拉力器也能锻炼肌肉,甚至躺在床上、坐在椅子上有意收缩肌肉,也是锻炼之法。当然应该有一定的量和能持之以恒。对预防肌肉萎缩而言,饮食方面蛋白质和糖分是不能缺少的营养。牛奶、鸡蛋应不可缺少,鸡鸭鱼肉亦应适当摄取。老人亦需保证一定的食量,万不可节食。

  练出肌肉或增强肌力终非一日之功,与此同时还是应该强调防跌。

  高龄老人应适当减少外出活动,必要外出时,应有人陪同。不过,据统计,老人跌倒大多发生在家中。从容易发生跌倒的部位看,一是浴室、一是楼梯。老人沐浴,在浴缸前放置厚毛巾垫,对出浴时防滑至为重要,浴室中墙壁上宜多装“把手”,以便把握。楼梯也是跌倒易发之处,老人应安排住在楼下,以减少登楼的机会。

  从容易发生跌倒的动作看,一是起身、一是攀爬。老人之起身动作宜缓慢,不可匆忙。独居老人,若需攀爬取物,最忌在大凳子上叠小凳子,应该用 “人字梯”,最好请邻家青年帮忙。

  古语有老人应“走路防跌、吃饭防噎”之说。噎,是指食物未及时细嚼、猛然呑下时阻在食管上端的情况,若阻在食管与气管开口处,便有可能影响呼吸,有造成窒息之虑。还有“呛”亦极需注意。呛,是指食物、水等进入气管引起的呛咳及窒息,以及引发的肺炎等。气管与食管皆开口于咽喉部,在呑咽时“会咽”会遮盖住气管的开口,以便食物进入食管。但老年人咽喉部的感觉迟钝,会咽的动作不协调,于是便有“呛”的问题出现。

  细嚼慢咽是预防噎和呛的关键。老人在进食时需集中注意力,勿多谈笑或生气,以免“分神”。老人进食需细嚼慢咽,切勿匆忙。

  防跌与防噎,不只老人和家属需要注意,全社会都应该加以关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潮起博鳌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连载
   第A20版:阅读
   第A21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生态上海·广告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广告
福特忘记了什么?
有情有爱还有林美均
意大利古城咖啡馆(油画)
“少肌症”的情况
古今琴艺
藏书票-民俗系列
风驰电掣,花枝满春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少肌症”的情况 2018-04-11 2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