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里面有很多可变的因素,不过梳理一下不难发现,疾病的发生有三个共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经常运动、抽烟。”靳令经说,久坐不动会导致脏器、肌肉、系统原有功能逐步退化,身体和脑子都开始“生锈”,慢病发展的速度明显上升。
运动好处多。如果经常运动,心脏为了支持身体便会增加每搏输出的血量,减少心跳次数。所以运动员的心率往往比普通人低、心脏更有力。其次,经常锻炼的人通常肺活量更大。肺活量大的人内部机体能力也更强。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更是一种治疗手段,它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一样重要。有研究表明,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降低40%的糖尿病风险。
靳令经说,经常运动不仅可降低痴呆的发生率,还可以“让人僵得慢一点”。帕金森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二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排名第一位是痴呆。随着运动程度增加,得帕金森的风险在降低;已经患了帕金森的人,运动和不运动的差异也很大。“2015年,我们完成了一个研究,让帕金森的患者打太极拳,另外一组人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想比较一下运动的人、不运动的人、采取不同方式运动的人疾病进展速度有无差别。结果发现,不论哪种训练方式,只要你坚持运动,只要运动达到一定强度,获益是相当的。因此采取哪种方式动并不重要,重要的一定要动起来,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而且要坚持下去。”
“动比不动好,运动强度也很重要。”靳令经介绍,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最大心率×60%-70%;而每个人的最大心率一般用“220-年龄”这一公式来推算。这个标准可以作为运动的一个初级目标,达到这个目标,身体获益更好。
至于关节损伤和运动之间的矛盾,靳令经认为,运动的好处要显著优于关节损伤带来的危害。其实,采取了正确的姿势运动,并没有增加关节本身的损伤风险;相反,它让你的关节变得更加密实。“我们看到很多关节病,并不是关节面磨坏了,是软骨下面的地基塌了,骨质疏松了。骨质疏松靠什么减缓呢?就要让它承重、接受刺激。因此,希望大家科学看待运动,不要因噎废食。”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