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误解
翁 杨
  翁 杨

  巴厘岛,街头昏暗的灯光下,一个高大健硕、身着潮牌服饰、头包着印尼巾、带着大大耳环的男青年向我们招手,只见他一脸坏笑地说:“哈哈,你们都是帅哥我的货。”

  上了车他先介绍:“我是谁?我张口就有财,有财就发、发、发。记住了,我的中文名字张财发。”他吹着口哨上车,扯掉头上的包头巾,露出铲两边的男士短发。看清一张黑黝黝的国字脸、高挺的鼻子、大大的嘴巴。他高举着有着大块刺青的右手臂,滔滔不绝吹自己是个优秀导游……几个驴友私下说,碰上这样一个不着调、不靠谱,嬉皮笑脸、油嘴滑舌的导游,大家就等着被他宰杀了。出人意料的是,4天的行程,这个张财发没有强行或蛊惑游客去购物。相反他只要张开嘴总能让大家快乐。好奇走近他,观看手臂上刺青的内容:只见一针针刺下的青色的大大粗粗的3个中文繁体字“张财发”。惊讶极了。想起了《岳母刺字》……不同的是,刺青不是家长意愿,而是张财发本人为了不要忘记自己的中文名字是怎么写的而自愿文上的。

  印尼华侨绝大部分人都不懂华语,许多人虽然保留了中国名字,但不会写,中国话也不会讲。张财发是出于好奇,背着学校老师和家长偷偷学中文。想不到旅游事业大发展,会讲中文换来了优厚的回报。“我要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和骄傲,所以我突发了要刺下名字作纪念的愿望。我是华人圈第一个刺名字的人,做梦想不到为此还得到好多漂亮姑娘的关注……”

  由反感转为喜欢再上升为感动、敬重,分别时,张财发举起手臂与我合影留念的照片定格在我的相机里。祖国的强大使旅居外国的华侨们挺起了胸膛,而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华侨是以疼痛的美丽来绽放他爱中国的情怀,是用刺青的强壮有力胳膊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示“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5版:文体汇
   第A06版:动态/文体汇
   第A07版:伏尔加之波
   第A08版:伏尔加之波
   第A09版:伏尔加之波
   第A10版:伏尔加之波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金融城·陆家嘴论坛专刊
   第A17版:金融城·陆家嘴论坛专刊
   第A18版:金融城·陆家嘴论坛专刊
   第A19版:金融城·陆家嘴论坛专刊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家装专版
贾宝玉的生日花
务边的雨
走进宁静与温馨
粽子逸事
误解
广东叠“扒龙船”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误解 2018-06-16 2 2018年06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