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伏尔加之波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来一份
关尹
  到俄罗斯久待,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是吃。但吃好喝好这句中国常用的俗语,在这里想要实现可能比较困难。

  俄罗斯人对饮食,是不太讲究的。土豆、黑面包,最多再来点罗宋汤,基本齐活。名声在外的俄式大餐,也不过是薄饼、鱼子酱,或者烤肉串之类,基本都是小吃,怎么能跟咱中国的八大菜系相提并论?就更别提火锅、烤鱼、小龙虾了,分分钟秒杀。要是拍一部《舌尖上的俄罗斯》,估计一集就好拍完。

  当然,两国的饮食文化确实存在差异。认识一个俄罗斯志愿者,得知我来自中国,说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我去几个中国留学生的公寓做客,你知道他们做菜的吗?天哪,竟然在煎鸡翅的时候加可乐!”这著名的“可乐鸡翅”,在俄罗斯人看来已经是“逆天”的存在了。

  退而求其次,不能吃好,吃饱总归可以。好几次到餐厅点菜,看着照片里都那么诱人,垂涎欲滴,至少分量满满的,一到上菜时就傻眼了:盘子好大好大,实质性的“内容”却很少。往往是扒拉几口,就能见底。感觉食物顺着食道还没到胃里,东西就已经吃光了。

  难道俄罗斯人都这点胃口?“战斗民族”的汉子,一个个看上去都高大威猛、肌肉发达,是怎么来的?有同行忍不住抱怨:“这俄罗斯挨着东北,和东北菜的分量比起来,那是差远了。”

  不得不感叹一句:原来菜单上的照片里信不得。没办法,服务员,再来一份! 

  关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伏尔加之波
   第A10版:伏尔加之波
   第A11版:伏尔加之波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专版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C罗来了 索契热了
陌生的球队 熟悉的球员
再来一份
广告
新民晚报伏尔加之波A10再来一份 2018-06-30 2 2018年06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