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以“共创未来”为主题,面向来自中美两国18-40岁的青年开放。参赛者需要开发打造具有社会和产业价值的全新产品,并应用于社区、教育、环保、健康、能源、交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参赛团队需要在36小时内,结合开源技术平台进行不间断连续创作,完成现场研发和原型制作,并在创作完成后以路演汇报的形式直接进行展示。中国赛区最终获胜者将与美国获胜创客上演“王牌对王牌”的巅峰对决。
图为同济大学参赛队的音乐伴随机器人。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音乐,同时可以作为孩子演奏乐器时的乐队伴奏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