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压伊朗 一石二鸟
5月8日,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发布声明称将对伊朗重启制裁,主要针对伊朗能源、石化和金融等关键经济领域。此次美国封杀伊朗石油出口,被认为是后续落实举措。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彼得·哈雷尔认为,美国恢复制裁将给伊朗带来沉重经济压力,让华盛顿更有可能重启伊核协议谈判,施压德黑兰放弃支持叙利亚,乃至收缩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制裁措施还将可能为美国带来“额外收益”。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每天原油出口量超过200万桶。如果美国盟友放弃进口伊朗石油,而印度等国被迫减少进口,那么伊朗每天石油对外供应量将减少约150万桶,由此造成的供应缺口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1.5%。
目前美国政府正派人飞往多个产油国协调立场,以确保伊朗退出后全球市场的石油供应。德国《南德意志报》指出,美国大幅增加石油出口,把自己视为潜在供应商,美国特使黑莉近日游说印度总理莫迪减少对伊朗石油依赖,称美国能满足印度的能源需求。
多方不满 效果存疑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掌控石油美元体系,技术上可以对违反禁令的实体实施制裁,但考虑到禁购令对石油进口国的影响和各方可能的反制,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有待观察。
自伊核协议生效以来,欧洲企业加大了对伊朗石油行业的投资,此次美国重启制裁势必伤及欧洲企业利益。欧盟此前在寻求美国豁免待遇未果后启动了“阻断法令”,按此法令,如美国对别国制裁殃及欧盟企业,涉事企业无须遵守美国制裁规定。
日本《每日新闻》发表社论,批评美国禁购要求实属单边行为,不应利用其国际金融影响力绑架民营企业,干涉他国能源政策。
伊朗是印度日益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印度每日从伊朗进口原油约70万桶。就在黑莉公开希望印度减少对伊朗原油依赖后不久,印度石油部国际合作联合秘书苏迪尔表示,“印度不承认单边制裁,只承认联合国制裁”。
对于美国单边制裁能否达成目的,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萨任表示怀疑。他认为,如果伊朗被迫与国际买家切断交易,俄罗斯可通过易货贸易施以援助,双方签署相关协议后,俄罗斯完全可以把伊朗石油当成自己的石油出售。
连锁反应 多重影响
专家认为,单边主义和长臂制裁将再度损害美国形象,不仅给伊朗经济和民生造成打击,还将进一步破坏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美国兰德公司安全政策高级研究员理查德·巴法表示,如果美国严格执行制裁措施,无疑会迫使西方国家大幅减少对伊朗投资,将令伊朗经济雪上加霜,导致伊朗可能退出伊核协议,给中东地区安全带来极大影响。
国际市场担心,如果美国“禁购令”被严格执行,全球原油供应可能出现缺口,国际油价将明显上涨,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复苏。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学会能源问题专家埃米·贾夫认为,填补伊朗石油出口受限造成的缺口将让欧佩克国家因增产而陷入争吵,成为地缘政治不稳定的新因素。
朱东阳 刘晨 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