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四年过去了,经历“失独”之痛的刘杰父母,一直希望再次养育一个孩子。但迈入40岁的门槛,对于刘杰母亲应贤梅来说,这个希望几乎成为奢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受孕这条路受阻。
2017年,上海消防总队领导在慰问刘杰父母时得知了他们的想法后,经多方联络,刘杰母亲应贤梅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接受辅助生育治疗。第一次胚胎移植后,应贤梅获得了临床妊娠,却在2周后被确诊为异位妊娠,失去了左侧输卵管。面对又一次宫外孕、宫腔黏连与反复移植失败,应贤梅几乎要放弃。2017年9月的第五次移植是她给自己的最后机会,所幸这一次她成功了。11月10日,应贤梅怀孕7周复诊,B超显示宝宝有了胎心。看着自己的早孕超声报告,应贤梅激动不已。她给在昆山的公公打电话报喜,电话里却只传来了哭声。这个之前因得知孙子牺牲而一夜白头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哽咽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今年6月22日,怀孕39周的应贤梅因为产检中发现血压升高住院待产。6月26日深夜,在医生的努力下,一名2910克重的女婴顺产分娩。应贤梅告诉记者,自己一度想剖腹产,但医生建议,顺产对之后的康复有好处。“最后整个病房的医生都在为我加油,我坚持了下来。”
见到女儿后,应贤梅和丈夫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爸爸忙前忙后,看着护士给孩子洗澡,恨不得自己上手也帮忙。妈妈在病房休息,抱着孩子时拉住小手,眼中柔情无限。孩子的名字被定为“刘梦湲”,这是儿子曾经战斗过的部队和家人一起为她起的名字,内含“圆梦”之意。
“可能等孩子再大一点,我会告诉她哥哥的事情。现在,我只希望她能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在病房之中,一家人围聚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身边,喜悦的泪水滑过脸庞:“我们的家又完整了!”
记者 萧君玮 陈炅玮 通讯员 李敏 戴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