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新吟附记之三十六
~~~——新吟附记之三十六
~~~——新吟附记之三十六
~~~——新吟附记之三十六
~~~——新吟附记之三十六
~~~——新吟附记之三十六
~~~——新吟附记之三十六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谈唯有风月
——新吟附记之三十六
陈鹏举
  陈鹏举

  《念奴娇·步东坡韵》:“当途何处,夕阳下,牵马驮经人物。入梦犹醒,还记得、微笑拈花面壁。空寂何曾,萧条又是,嘘气吹风雪。纵身趋虎,人天谁识雄杰。   云淡天阔无边,渡江凭一苇,伶仃轻发。破钵芒鞋天地间,双目青青明灭。半袭袈裟,几回将尽夜,枉生须发。悲欣无意,倾谈唯有风月。”

  文人做得大了,是比较自在的,也是可能随时破些规则的,如果是有关文学的规则,自是不在话下的。譬如苏东坡填词。苏原本是诗人。而诗,是中国文学原本的形影。所谓“唐诗宋词”,只是后人这么一说而已,至少苏是不认的,尽管他是宋人,也尽管宋据说是词的时代。

  苏以诗写词,不是秘密。诗和词毕竟是两种文体,苏以诗写词,自然让词人不满。李清照就说他写的是“句读不葺之诗”。尽管你是“学际天人”,我也不得不说你写的还是诗啊,而且格律也有错。这就是李清照对苏词的评价。只是,苏既然是“学际天人”,是大文人了,自然是有气力破些规则的。他写《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从此《念奴娇》,也被叫做《大江东去》了。没办法,谁让他是苏东坡啊。

  诗和词的区别,大抵是剑气和柔肠的区别。苏说是以诗写词,词的意思还是顾及到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便是。只是也正是见了柔肠,词的格式不对了。上四下五,成了上五下四。这也是李清照笑话他的地方。只是读者不以为然,一千年来,还一直是个美谈。

  苏词缭绕着的是剑气,他的“大江东去”词,写的是以前的人事,周郎赤壁。很想步他的韵和他,也写往事,还念古人,这回念及的是玄奘。

  《西游记》是一部极美的书,写的是玄奘。少年时读它,很是神往西行路上,一个个突然出现的去处。三十年后,有机会西游了,当途驱车,也是五百里见一个城郭,明白了吴承恩还真是写实的。只是,张掖大佛寺的壁画上,八戒挑担牵马,洗衣造饭,好生勤快,这是吴先生所不知的。当然,高老庄也就在张掖。八戒在这儿卖力,也是人烟间常事。

  玄奘是否一个人西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西行,不是一个人的心愿,是人类的心愿。他的前程,是人类的前程。人类前程远大。玄奘的前行不可阻挡。世界上什么最有力量,最可以称之为伟大?我想就是眼中的悲悯、心地的光明。这两个,玄奘都具有了。光辉的人格,自然是缭绕着剑气的。

  在取经的路上,夕阳永远不会下山。即使在梦里,也有拈花微笑的甜美。风雪并不那么冷,真能以身饲虎的人,未必都神采飞扬。

  一苇渡江,十年面壁,自然是不朽的人、绝顶的智慧。孤独行走的人,眼光里有的是沧桑明灭。坐定了,经历夜的来去,渐渐老去。说是无意悲欢了,以沉静温和的心,关切着暖暖的灯火,还有人间事。

  这也是以诗写词了吧?只是想说,人间的剑气,其实都是应着柔肠所起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新民旅游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桑叶
漂亮的中国故事
倾谈唯有风月
书法
小荷行
让快乐伴随童年
鼓浪屿,那一碗传奇之汤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倾谈唯有风月 2018-07-24 2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