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沙客是一家店的招牌,也是主人的江湖名字。它是鼓浪屿很不起眼的一家小店,要不是慕名而来,游客很容易错过。可就是这样一家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却蕴藏着一个江湖传说。
我们第一次进入时,正是微雨,黄昏时分。狭小的吧台只有6平方米左右,里间4平方米已经坐满,吧台上坐着两个女孩。靠墙的一角是个四人座,正好空着。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惠萍说这家店网上名气极大,所以我们路过不错过。
老板姓班,江湖人称老班,是个三十左右的小伙子,戴着网球帽,大眼睛,眉宇间一股傲气。“新来的吧?”见我们点头,便指着桌上的菜单:“慢慢看,需要的时候叫我一声。”便转身招呼别的顾客了,身体随着屋里播放的爵士乐的节拍轻轻摇晃着,手里有节奏地不停地摆弄着各种瓶子、杯子和冰块,变出顾客需要的饮料或者鸡尾酒来。
菜单是用钢板蜡纸刻后油印的,有手工和过去了的年代的味道,上面还画着漫画,一连串缤纷的名字:姹紫嫣红、梦韵深蓝、阿凡达、仙草冻……除了标有价格之外,有的饮品后面还有括号,里面提示着该饮品含有酒精。
虽然是一路小吃吃过来肚子尚未消停过,我们还是决定品尝这家店的前三名,即各要一杯奶茶和酸奶,还有一块芝士蛋糕。“请等候。”老板转身进吧台里忙碌起来。
先端上的是作品第三号芝士蛋糕,味道不错,但说不上惊喜。我们是来自何等地方?上海,那可是中国生产芝士糕点最好的城市,也是全世界芝士蛋糕的汇聚地,口味的标尺在那里定着,要我们惊喜,恐怕有点难。
“班式奶茶来了!”一会儿工夫,老班端出一个大玻璃杯,咖啡色的液体上铺满丰富的泡沫,观感不错。“第一口一定要喝足,大大的一口,然后再一小口一小口品尝。”话语不容商量,气场强大,我们似乎突然间成了他的学生,入乡随俗、小心翼翼地按照他的程序来。
为群大口地喝下第一口:“哇!”
“怎么样?”我们都看向他,等候他的反应。只见为群眉头紧锁,足足过了几秒钟,仿佛才缓过神来,吐出两个字:“好喝,好喝!”我连忙也跟进,一股有别于一般奶茶的香味沁入口中,酒香?咖啡香?只觉得那种舒畅感顺着咽喉、食道向胸腔滑去,慢慢融化在腹腔中。“好喝!”我们互相附和着,向老班伸出了大拇指。
“欢迎再来。”临走时,老板拿起一大把糖果,塞进你的手心,多到你拿不住,嘶啦嘶啦地掉在地上。
惠萍说,网上传说,该店还有一种名曰“孟婆汤”的酒,必须是回头客才有资格买到和品尝。我们是第一次来,所以无法享用,只能离开。这真是注意力经济的绝佳案例,引而不发,欲擒故纵。也正因如此,我们决定第二天再来享用这个权利,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先去尝尝鼓浪屿手册上写着的大名鼎鼎的“张三疯奶茶”。看看两者舌尖上PK的结果会是怎样。
第二天吃罢午饭,我们特意去龙头路中心地带买了“张三疯”,一喝,仿佛是为了映衬班沙客一般,这“张三疯”实在名不副实,与大街上奶品的味道没有多大区别。于是循着地图一路寻找,一起再访班沙客。
“老板,我们又来了!”老班还是一副意料之中、理所当然的样子,“坐吧,随便点。”
“这次我们是专门来喝奶茶的,还有……那种酒。”
“你们说的是孟婆汤吧?不卖。”回答干干脆脆。
孟婆汤在传说中是一种神奇的饮料,由孟婆熬得,人在奈何桥上有幸遇得,喝后复原阳气,周身充满活力,但同时却会失去原先所有的记忆,包括痛苦和哀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孟婆汤不仅解忧,而且能让你彻底忘却和新生。
这神奇的传说在眼前这位小伙子手里居然成了另外一个传奇故事。要喝上他那碗神奇之汤,还得往鼓浪屿多去几趟。
十日谈
岛上的日子
责编:杨晓晖
明日请看《一半在山,一半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