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大数据发布
今年的“公益盛典”上,2018版公益大数据揭开了“面纱”。值得一提的是,2018版公益大数据在去年的基础上,聚焦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建设,扩大了上海公益数据内容和来源,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上海公益体系建设成果。
据了解,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共有社会组织15716家,包括社会团体404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1220家,基金会448家。在全市2445家已获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中,5A级社会组织达272家。在全市261家慈善组织中,22家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目前,全市共有31家基金会总资产过亿。
在社会捐赠方面,全市社会组织接受社会捐赠总计55.57亿元,本市红十字系统共募集救灾救助款7153.02万元、物资555.85万元。全市建有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站点3240个,各类慈善超市165家。
志愿服务方面,全市注册志愿者共362.3万名,注册志愿团体21634个,老年志愿服务团队10146个,全市首批依法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193家。
扶贫帮困方面,全市共有87家社会组织对口支援云南、新疆、贵州、西藏、青海等地区113个援建项目,累计总投入6248万元。
“公益之申”榜单揭晓
晚会上还揭晓了由市民政局、市社团局支持指导,上海公益新媒体中心和SMG融媒体中心发起,联合沪上多家媒体和高校评出的六大“公益榜单”。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市慈善基金会——“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爱心接力站的故事、立邦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分别获得上海年度“十佳公益机构”“十佳公益项目”“十佳公益故事”“十佳公益伙伴企业”“十佳校园公益”“十佳公益基地”殊荣。
据悉,今年6月,212家公益机构及个人报名了本届“公益之申”评选,最终,110位参赛者突出重围,在上海公益新媒体中心进行了复赛TED演讲展示。8月1日起,媒体和公众投票通道正式开放,据后台数据统计,超过百万的受众通过互联网观看了相关视频,参与点赞与投票的超过16万人次,而这其中,不仅有上海市民的积极参与,“公益之申”的传播范围已覆盖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甚至因为跨国企业的加入,延伸至了海外。
除此之外,今年有超过5万名公众在“公益之申”的平台上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公益组织或项目,表达了加入他们、成为志愿者的意愿。最终,近4500人成功提交了报名信息,成为了公益志愿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