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我有一次去英国和集团公司的CEO开会,会后飞往瑞士巴塞尔探望一位老同事,他也是我前任公司的老板,我们去巴塞尔老城的一家名谓Gifthuettli(译名“小酒馆”)的啤酒店小坐,忽然有人叫我名字,竟是前天在英国一起开会的CEO,他也是开完会后去瑞士休假,在瑞士一家啤酒店同时遇到前后两位老板,可谓奇事一桩;另一种情况,假如你是错过一个航班而恰逢这架飞机坠毁,这就是巧合加上运气了。
对巧合为什么会发生,人们持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上天的旨意;有人说这是人们的潜意识,即所谓的“心有灵犀”;最近有人用“概率”来解释巧合,他们认为“某件事发生的几率很小,但有足够的机会、条件会发生,它就会发生”。前文提到的瑞士啤酒店的不期而遇,可能就符合这一点——因为我的前后两位老板都是瑞士人,而那家啤酒店在巴塞尔很有名气,人们经常光顾。
表面上看,巧合似乎是千载难逢的,事实上它发生的频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它们发生的几率更高——你会经常发现某人和你是同一天生日,某人和你小学三年级的算术是同一位老师教的,巧合经常发生,比如说你早上见到某物,而在同一天内又见到它两次等,甚至会使人忧虑乃至疑神疑鬼。有的巧合是人们蓄意而为之的,记得当年上中学,每逢学校开大会时,麦克风就坏了,原来,管理学校无线电的校工因为受过批评而心怀不满,每逢开会就故意把扩音机弄坏了。
2016年,有人在网上问询了1551人所经历过的巧合,结果发现最常见的巧合是当你正准备打电话给对方时,却接到了对方的来电。那些凭直觉认识问题的人、过分敏感的人或是性格外向,愿意和陌生人交谈的人更容易遇到巧合。
我在念小学时听人说起,一位小朋友因病在医院动手术时,他远在北京的母亲突然觉得心绞痛,而她平时并没有心脏病。现在人们倾向于用巧合而不是概率来解释这种现象,称之为“感知他人”,双胞胎之间最经常发生这种在远处感受对方创痛的事。另一种巧合则与机缘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当你正需要某样东西时,它在你面前出现了;你找某物时,却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一件东西;你在一个原本不愿意去參加的聚会上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后来给了你一个很好的工作。
通常,人们较多地把机会和风险、不测联系在一起,而巧合则被认为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你的婚戒不慎遗失了,几年以后你的家翻修庭院,你在整修月季花花圃时找到了它!